209
在售商品
1
笔记
17
文章
中国
发源国家
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曾梵志以其个人化的视觉语言展现了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图景。过去的二十年间,他通过持续不断的创造力,在不同题材和媒介之间实验,广泛而深入地探索绘画的可能性。从早期的“协和医院”系列到移居北京后的“面具”系列,从“乱笔”系列再到最新的纸上作品,曾梵志多元而复杂的作品体系,反映了其对东西方绘画传统与美学的思考与融汇、以及对艺术的不断突破与创新。可以说在迄今为止三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曾梵志谱写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重要一页。
面具人生
1994年开始的“面具”系列,是其艺术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同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自我觉醒的重要开端,曾梵志脱离过去对西方大师的仰望,成功地用西方学习的艺术语言,揭示90年代经济发展后中国社会的生存状态,讨论当代人隐藏自我欲望的感受。“面具”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最具辨识度的题材之一。该系列也体现了当代中国艺术告别了八十年代的理想及激情后转而聚焦日常生活的走向。
面具系列反映了艺术家对城市生活的焦虑及疏离,是他在北京生活的真切体会。面具隐藏了真实情感,折射出个人与群体的隔阂。创作于1998年的《面具系列第17号》是此系列中非常难能可贵的一张,几乎涵盖了整个系列的精髓。画面中,穿西装的都市人,微微弯身望向镜中,却看不到真实的自己,镜中出现的只有自己戴着的面具。画中狗的形象也只存在于镜中,是现代人孤单的象征。
《面具系列第17号》展示了曾梵志对色彩表现主义的探索。背景是近乎平涂的棕色色调,镜子中出现的三重色彩,使人不得不将其与马克•罗斯科作品的构图相联系。蓝绿相间的海水,上部分的天空是淡蓝色,浅黄色的地面是镜中人物及狗所在的场景。坚定而平静的背景划分与前景人物的浓烈情绪形成了矛盾划分。背景的平涂压缩了画面的纵深感,成功衬托出前景人物内心的孤独与焦虑。
画面左侧的狗守护于画中人物身边。人和动物的关系在面具系列中展现了一种极为和谐的平衡。它延续了曾梵志常常在作品中探讨的另一问题:人与动物之间的关联。画中人物的面具人格与内心情绪在身侧的狗的身上得到了延伸。正如雅各布•拉冈的镜像理论一般:“主体是由反射所构成的,反射一般来自镜子或社会关系里的他者。”人与狗之间的联结与反射、背景的明亮与人物内心的独孤呈现了都市生活的两极化。在《面具系列第17号》中,画家将表现主义笔法、象征内涵、个体经验及其思索深度结合,将社会激变中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揭示和放大,将身份焦虑、社会定位、人际交往这些问题通过面具的遮盖反而呈现在众人面前,深刻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就此而言,《面具系列第17号》堪称其艺术生涯的典范之作。
抽象风景
自2000年起,曾梵志开始迷恋纯线条,并对此进行试验,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破坏”的力量,干脆将其保留并发展,借助画笔的随意性和控制性两方面的相互制衡,将力量与自由度融为一体,形成了之后的“乱笔”风格。从2004年起,正式发展出一个新的系列“抽象风景”,用纯粹的线条来表现介于自然和意识之间的景致。同一时期,艺术家开始在作品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对植物的细致观察加深了他对“气韵生动”这一中国传统理念的体悟,并由此发展出一套方法:以凌乱的线条表现鲜活的生命感,强调艺术家本人在作品中的存在。随后,曾梵志凭借此种方法描绘了包括野生动物、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英雄在内的一系列形象。
今次上拍的《太平有象》作于被誉为艺术家线条“黄金期”的2007年,该作品曾展出于2008年“太平有象——曾梵志个展”之上。是曾梵志乱笔风格的成熟之作。此时曾梵志笔下的线条更富于笔性的内在力度和外在自由,不仅承继了前期的细腻感受,也具备了新阶段独特的视觉感染力,成为“抽象风景”系列的高潮之作。
作品取义于陆游诗句“太平有象无人识,南陌东阡捣辄香。”喜象升平,以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画面延续了风景系列的技法并更趋于成熟,色彩饱满也同时呈现出一种不相容的张力。在此系列作品中,他将风景本身的不确定性逐渐淡化,试着从更深的,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绘画做重新阐述。以寄望在浮华的社会背景下,让绘画本身得以本质上的回归。
在作品《太平有象》中,大象出现在错综枝条所组成的屏幕之后,直视观者,似乎在倾诉着什么。在沉重悲凉的氛围中,它忧郁的目光似乎透露出孤独和绝望。反复交错的树枝苍茫有劲,蔓延至整个画面。曾梵志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并不仅是对于树枝的描绘,近大远小的透视与其间致密的交织,更暗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景深。《太平有象》结合了风景与动物,启发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更是对生命个体的描绘,肯定生命的存在价值。艺术家借助于画笔随意性的自由和控制性力量相互结合,相互抵消,彻底打乱了画面中物与景的分离形象,创造出了无理性和逻辑性的新表现主义。抽象风景的创作过程也是艺术家内心自由的独白以及宣泄,以“乱笔”的形式勾勒出自己内心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