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Apple 苹果 Mac Studio 迷你台式机 银色(M2 Max、核芯显卡、32GB、512GB SSD、MQH73CH/A)

小值机器人
发布
¥16489
京东

原价16499元,领取满500减10元优惠券,到手价16489元。当前价格偏高,不妨再等等

简明购买步骤
1
领券
满500元减10元
2
加购
当前商品*1件
3
下单
实付16489元
商品价格不准确或失效可点击右侧反馈 反馈
其他购买方案
小值机器人发现
京东
¥16499
价格趋势
数据由什么值得买整理提供
180天
60天
30天
商品笔记
真实的值友购后体验
冥冰薇
1月前发布
你的Apple Care+买亏了吗|苹果再次升级AC+服务,一年之内均可加购
提示:本篇文章3442字符,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写在前面今天去苹果直营店维修我的MacBook Pro,因为涉及到更换主板,所以这次维修导致本薇和苹果400客服交涉了半个多月,终于在昨日直营店同意在店内维修,更换包括主板、触控板、touch ID等在内的一系列配件。这次维修过程耗时长(长达两个月),所以稍后会单独开一篇文章来讲,今天就不详细展开了。昨天在店内获得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信息是,苹果近期对Apple Care+服务进行了调整,所有产品均可在一年内添加AC+,而非之前的60天。近期又正逢双十一,各位可能考虑要购入iPhone、iPad等苹果产品,AC+是否要添加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今天趁此机会就详细聊一聊苹果的AC+服务。如何添加Apple Care+随机加购目前可以选择随机加购AC+的渠道主要有两个:苹果官网和Apple京东自营旗舰店。苹果官网在选购时,就会提示是否添加Apple Care+,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添加。京东自营也类似,在下方服务选项内就可以看到Apple Care+的提示。以上两种渠道是,购买后会直接绑定到对应的机器上,后期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会开具服务类型的发票。但是京东自营渠道主机退款会比官网麻烦(要求拆封后必须有质量问题才能退),这一点各位要注意。未激活&激活七天内补购如果不是特别有钱的话,大家购买苹果产品一般会选择第三方淘宝店铺或者拼多多百亿补贴,即便在同店铺同时下单AC+,店家也会告诉你要等收到货没问题后再加。因为如果提前添加了AC+,但是你到货了又不想要了,这个时候退款对店家和客户都比较麻烦,所以就会提前告知到货当天来找店家添加。第三方店铺售卖的AC+会比官网的价格优惠很多,不过限制条件就是产品未激活或者激活时间在1-2天之内,这个要以店铺沟通结果为准。现在第三方店铺的AC+产品都会开具正规增值税普通发票,严格来说,要比之前安全很多。下面是我买过的几家店,均有发票,各位可以酌情参考。iPhone、iPad在激活七天(有的是60天)内,你可以在通用—关于本机中看到补购AC+的提示,这个时候直接选择补购即可,一般可选按年订阅或者一次性购买两年。一年内补购当然,如果以上几种方式都失效了,即超过了最长补购期限。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带着设备到直营店来做检测,之前是60天内,现在是一年内,你均可以在设备检测外观无碎裂、设备功能正常、无进水的情况下,补购AC+。具体补购流程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就好。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以MacBook Pro为例,原本随机加购AC+,你最多可以获得三年的质保+付费意外保修。但是,极端情况下,你选择有限保修到期前的最后一天去加购AC+,就可以获得第一年有限保修+接下来三年的AC+付费意外保修,即你的MacBook Pro可以获得最长达四年的质保,对于钉子户来说,AC+是不是突然变得划算了很多?其他产品同理,iPhone、iPad和Apple Watch 都可以获得最长达三年的保修了。当然,iPhone和iPad的AC+产品可以一直续期,可以保修到天荒地老。双十一AC+选购攻略刚才一年内补购AC+的政策听起来是不是很心动,但是没有那么简单哦。接下来本薇就分产品类型来挨个讲解AC+的选购建议AC+能带给你什么绝大部分人添加AC+直到到期也不会使用到意外保修服务,意外之所以为意外,就是因为其发生概率低。所以为什么苹果将补购期从60天拉长到一年,才是真正吸引我为其付费的动力——延长保修期才是真正的需求。实话告诉大家,本薇用了将近十年的苹果产品,期间很少有产品没加AC+,但期间因为意外导致的付费维修也就区区两次。但是在延长保修期内进行的免费维修就不计其数了:给我的iPhone 12 Pro Max换过面容模组、两次电池;给我的MacBook Pro 2017换过雷电接口、主板、电池。总的来说,期间免费维修更换的部件价值肯定是要超过当时添加AC+的价值的。众所周知,电子产品的故障率和使用时长并不是一个线性增长的关系,在后期可能会呈现指数级增长的态势。因此,一台MacBook Pro这样一个大件、更换周期会很长的产品,如果能获得长达4年的保修,本薇是绝对愿意购买的。这才是AC+添加的意义。而在近几年苹果对于意外保修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很多毁灭性损坏是会被拒保的,所以即便是添加了AC+的设备,各位还是稍微小心一点使用,也不要滥用意外保修政策。类似于MacBook Pro动辄2299元的意外维修费用,是真的不便宜,个人觉得还是小心一点使用为好。iPhone&Airpods个人建议购买iPhone和AirPods的话,就直接随机加购或者在激活前补购AC+。这两样产品是生活中遭遇意外损坏最常出现的两款产品,尤其是对于裸机党来说,添加AC+就非常有必要。先简单说一下AirPods。AirPods自身的防水性能非常弱,也就只有今年Airpods Pro 2(USB-C)款新增了IP54防水。在下雨、汗水腐蚀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导致AirPods损坏。还有一个屡见不鲜的案例,带着AirPods出去随手揣在了裤兜里,回来洗澡,顺手把裤子扔进了洗衣机转了几圈,然后抢救AirPods,发现回天乏力了。所以日常情况下,也一定不要直接拿着AirPods在水龙头下面冲洗,否则很容易损坏。然后是iPhone数字版,本薇建议是可加可不加。一方面iPhone数字版手感很轻,加一个保护性好的壳膜也不会对整机手感带来特别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数字版自身价值低,维修费用要远低于Pro系列,损坏带来的折价也不会有很高,所以加不加AC+看个人需求。如果日常习惯是贴膜戴套,可以不加。Pro系列本薇的习惯是加上为好。因为其本身比较沉,加上壳膜手感就更差了,所以本薇常年都是裸机使用,期间就免不了磕磕碰碰。有一次就直接和钥匙混在了一起,屏幕一道长长的划痕出现了,虽然外屏没有破裂,但是当时王府井的工作人员直接走AC+在店内换了(返厂肯定换不了)。唯二使用AC+的一次。Mac系列Mac系列在此次AC+新政之后,个人建议可以考虑在有限保修到期前几天再去补购AC+,这样你就可以获得长达四年的保修期了。加之目前Mac系列的AC+还不能续期,个人建议考虑以AC+保修时长为优先考虑。尤其是MacBook Pro,在AC+到期前,去换块电池基本也就回本了(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而对于Mac mini、Mac studio此类不太移动的设备来说,看个人使用时间吧。Mac本身除了电池以外,确实不太容易坏。如果你是工作室需要,可能每年都需要更新设备来满足性能需求,那完全没必要加AC+;如果是个人使用,考虑更长时间段内使用,加上AC+肯定不会亏,毕竟频繁插拔的雷电接口、HDMI接口还是有几率会坏的,加之考虑到Mac电脑的硬件集成度,某个接口坏掉可能就意味着需要换掉整块主板,万一坏了,维修费用可不低。注:2020年之后生产的Mac雷电接口故障可单独进行更换,单个接口费用大概在385元左右。iPad系列基本建议同iPhone,除了iPad Pro 12.9系列,不建议加购AC+。之所以iPad Pro 12.9寸建议加购AC+,是因为其机身强度太低了,在轻度挤压下,就有可能导致机身弯曲和损坏,本薇唯二两次付费维修的其中一次就用在了这里。iPad真心太难坏了,电池也很耐用,举个例子,本薇室友的iPad用了四年,电池健康度还在90%以上。连AC+到期换块电池都很困难。当然,从另一方面考虑,iPad目前全系都是只换不修,所以到期前,付费更换一台全新的iPad也是不错的想法。只不过这也仅仅适用于高价值iPad Pro,不然,以电子产品的贬值率。两年甚至三年AC+到期,到时候可能还不如直接买新的iPad划算。双十一苹果产品选购AC+说了这么多,聪明的值友就要问了:“光讲AC+没用啊,我还不知道买哪款苹果产品呢!”那就敬请关注值得买首届选品大会,这里不仅有涵盖了苹果各个产品线的选购攻略,线上直播还有更多抽奖福利哦。下一场是11月4日直播,各位不要错过哦。本薇是10月23日去了张大妈总部,线下参与了这次选品大会。体验非常不错,值得买各个选品准备的都很用心,准备的零食和福利那就更用心了。本薇现场重点体验了遥遥领先全家桶(毕竟买不到):还有安克的magsafe三合一无线充电设备。(嗯,除了贵,没啥缺点)总结AC+总的选购攻略就在这里了,就本薇个人而言,绝大部分情况会选择购买AC+。主要是当年第一台笔记本显卡过保后坏掉后求助无门实在是印象深刻。这两年虽然为AC+也多花了不少钱,但大部分情况下,体验是真的非常省心:比如AirPods到直营店随手就整机换掉了、iPhone可以裸机使用,体验最优的同时还能省下壳膜的钱。至于值不值得买,还得看个人。有的人用电子产品就非常省,可能几年都出不了故障,但是对于本薇这种追求使用体验的人群来说,MacBook也是随手搬来搬去,故障率就会颇高,AC+就显得很值。这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的话,欢迎您在评论区多多讨论,也欢迎关注、点赞、打赏一键三连,您的支持对我非常重要。我是冥冰薇,点个关注不迷路,我们下期再见。
文章
冥冰薇
1月前发布
玩转macOS Sonoma,你需要的都在这里了|Mac软件全攻略|万字长文
提示:本篇文章8332字符,阅读大约需要20分钟。写在前面本薇近期最大的文章企划来了,同时也意味着“AIO从入门到入土”这个系列将重启更新。之前618的时候为大家更新了数期使用Mac mini做AIO小主机的文章,很多值友可能看了我的文章种草了Mac mini。今天就给大家更新一期基本囊括了本薇使用过的所有Mac上强大的软件及系统工具,把你的Mac mini变成一台集办公、游戏、网络管理、NAS、高清播放机、影音剪辑等于一体的最强主机吧。顺便提示一下,本文将结合最新的macOS Sonoma系统进行讲解,部分功能与软件属于新系统独有,可以更新的话建议各位都去更新一下系统。Mac不同于iPhone或者iPad,因其外置电源的特性,更新系统不会导致性能有明显下降,同时又会获得一系列比较强大的新功能,比如这次macOS14.0新增的高清远程桌面功能,直接干掉了一众第三方远程桌面,非常好用。当然,这里特指搭载了Apple Silicon的Mac电脑,如果仍在使用intel处理器的用户,建议保持原有操作系统不变,以防新系统带来额外的bug和性能下降。选购指南在正式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本薇简单提一下Mac电脑的选购指南。这里也重点强调一下,不同形态的Mac电脑都可以作为AIO主机使用,请按需选购。目前性价比最高的Mac电脑仍然要归属于Mac mini,你在各个平台都可以买到价格非常低廉的8+256机型。但是,在选购之前,请完整阅读本篇文章,如果你在文章中发现有大型专业软件或者游戏的需求,请酌情加量,16+512G或者8G+1T的方案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二者区别主要在于你对内存还是存储空间需求的优先级。另外,请不要轻信直接使用外置硬盘扩展存储的论调,很多博主会直接告诉你,Mac的硬盘太贵,可以考虑使用外接移动硬盘或者硬盘盒+M.2固态硬盘的方案。诚然,在预算不足的前提下,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解决方案,Mac很多软件也可以直接在外置硬盘运行。但在实际使用中你就会发现,很多程序和功能只能跑在内置硬盘上,比如之后会提到的使用Game porting toolkit来运行X86游戏,这个时候就只能运行在内置硬盘上。再比如很多需要直接从App Store下载安装的游戏和应用也只能运行在内置硬盘上,这个时候恐怕256G硬盘容量会捉襟见肘。同时根据本薇的经验,扩展Mac硬盘的优先级绝大部分情况要高于扩展Mac的内存,Mac系统承接iOS系统优秀的内存调度特性,同时还可以进行内存swap,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多任务工作流。另外,如果你有运行大型专业软件或者尝试在Mac上运行大型游戏的需求,而且预算在1W以上的。请不要考虑M2 Pro的Mac mini机型,直接上Mac studio是一个更有性价比的选择。你会获得一个标配万兆网卡、更强的散热、更强的扩展性等等。就简单说这么多,毕竟这不是今天的重点,如果有任何选购问题可以直接在评论区留言,作为一名将近十年的Mac用户,本薇用过了除Mac Pro以外的所有Mac机型, 比较适合解答各位选购Mac时的疑问。系统必备工具状态监测iSata Menus:Mac系统状态监测首推这款软件,基本涵盖了常用的系统监控参数,能够清晰的在状态栏中展示当前电脑各个硬件的负载:CPU、内存硬盘等。也可以非常方便的查看当前电池健康度和循环次数,推荐给每一个拥有Mac的人,这会节省非常多的查看系统状态的步骤。同时iSata Menus还可以记录最长达30天的各项系统负载,非常方便查看一段时间内的系统负载,当然肯定比不上专业的记录软件,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是肯定够用了。Drive Scope:苹果硬盘健康监测工具,可以比较轻松的查看当前Mac硬盘的使用状态和各项smart信息,帮助你及时了解硬盘健康程度,防范数据丢失。比如当年搭载M1芯片的Mac产品刚刚上市的时候,由于Swap技术存在bug,导致其对硬盘疯狂磨损,使用这款硬盘工具即可监测到这种硬盘不正常损耗,从而提前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以备不时之需。Battery Health 3:一款单独的电池监控工具,用来给具有电池健康度焦虑的用户使用。你始终可以看到当前电池电量、电池循环次数和电池健康度。不过这是本薇当年在intel处理器的MacBook Pro上使用的工具,自从苹果在M1/M2芯片上开放了电池健康度显示,目前已经不怎么使用了这款软件了。跑分工具Geekbench:可测试处理器单核和多核性能跑分,可以直接在App Store下载到。也可测试GPU跑分。Cinebench:跨平台CPU性能跑分工具。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硬盘速度测试工具,主要用于影视行业,检测硬盘是否在剪辑对应分辨率视频时成为瓶颈。普通用户也可以用来大致了解一下Mac硬盘的性能。AmorphousDiskMark:简单易用且免费的硬盘性能测试工具,推荐给大家。系统清理系统清理工具以下择一安装即可,Mac其实基本不需要清理垃圾,这类软件的用处一般是作临时释放空间之用,帮助你顺利安装一些大型软件。另注:Mac系统下绝大部分系统清理工具都是收费的,请酌情考虑使用。WeClean Pro:本薇目前在使用的一款清理工具。支持垃圾清理、软件删除、大文件清理等常规功能。CleanMyMac:Mac上的经典清理工具,评价也比较高。腾讯柠檬清理:免费但对国产软件隐私有疑虑的慎用。可在官网下载完整版,App Store非全功能版。UninstallPKG:字面意义,清理安装包文件。Sensei:Mac性能优化工具,包括系统优化、软件卸载、硬件监控等多种功能。系统功能提升Silicon Info:快速查看软件支持的架构,使用方便。iShot:这款软件本来是要归类到效率办公里面的,但是因为后面推荐的软件全是国内一家公司做的。所以就放在这里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文章大部分的截图都是有iShot完成,非常方便,免费版功能已经完全够用了,下面是免费版和收费版的区别。超级右键:同公司出品,解决Mac系统右键菜单功能单一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神器。iBar:主要解决MacBook Pro上刘海屏遮挡状态栏图标的问题,可以将部分不常用图标变成一个集合以备不时之需。Monitor Control:本款软件主要解决Mac长久以来的问题,即外接非苹果显示器无法控制亮度和音量的问题。有两个版本,App Store可以下载到的是基础版,从它的官网可以下载到完整版。建议直接更新到完整版,体验更好、功能更多,当然最重要的是成功控制的概率也更高。本薇目前使用的显示器是LG 42C2,可以成功控制亮度,但音量貌似还不能控制,本薇还在找寻解决办法。爱思助手:大家都有Mac了,想必基本上是苹果全家桶用户,爱思助手基本上是必备工具了,日常看个手机电池损耗、备份一下手机数据、验个机都是没有问题的。沙漏:另一款专业的苹果验机工具,我过去用它来检验过AirPods。特别注意:在购买二手设备时,请不要轻信上述两款设备的验机结果,如果对机器来源或者机器本身质量存疑,请前往苹果官方直营店或者授权店进行设备检测。本薇亲身经历,收到一台来自华强北的iPad Pro 2018,三码合一、爱思全绿,但是拿到直营店一检测,立马露馅,主板序列号都是修改过的,最后有苹果开具证明然后在闲鱼上退货。虚拟机方案Parallels Desktop:毋庸置疑的Mac上的最强虚拟机应用,用它虚拟一个Windows就非常香了,虽然苹果今年自己做了一个类似于win虚拟机的东西,但那是给开发者移植游戏用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成本就太高了。缺点也很显而易见,更新频繁,大版本更新远远快于macOS更新,只要大版本号更新就可以多收一笔钱。虽然网上流传着很多破解方法,但个人使用体验不佳。如果要长期当生产力工具使用,还是建议直接买断一个大版本就行,后续可以攒几个版本,等有需要的功能的时候再升级版本也行。VMware Fusion:VMware为ARM版Mac开发的虚拟机解决方案,不支持intel版本。重点是可以在官网申请永久免费的个人使用许可证,基本功能都有。远程桌面解决方案系统自带的高清远程桌面方案,兼容VNC协议:在更新macOS Sonoma新系统之后,Mac新增了高清远程桌面解决方案,不过这需要你拥有另一台Mac电脑,才可以体验到近乎云游戏的高清远程桌面,其他设备还可使用之前兼容的VNC协议。向日葵:常见的远程桌面方案,本薇给客户的NAS进行远程排障的时候,基本都使用向日葵。向日葵还有一系列硬件产品,比如远程开机棒等等。Todesk:远程桌面方案,基本和向日葵一样,是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远程桌面。Parsec:实际上是云游戏解决方案之一,有Mac客户端。Moonlight:目前本薇在用的云游戏解决方案,支持4K120Hz,本地体验非常好。将端口开放到外网,也可以在其他地方使用Moonlight,目前没在外省市体验过,反正本地联通5G开4K120Hz都是没问题的,就是流量跑得太快。微软远程桌面:日常办公没问题,但是打游戏勉强,比较卡。社交与即时通讯MaipomacOS上体验最佳的微博第三方客户端,兼备各种功能,只需要使用手机端微博扫码登录授权即可。可以正常观看Timeline、发微博、看评论,作者还为其设计了桌面组件。这是目前少有的已经开发了桌面组件的Mac端应用。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在上面刷微博是没有广告的!即时通讯微信:著名“小而美”,后台运行几天,能吃掉你Mac的大部分内存。QQ:Mac版的QQ个人认为一直是所有平台里面设计的最好的,体验简洁好用,没有什么皮肤、气泡之类的累赘,左边一栏联系人,右边一栏对话框,不会弹出一堆对话,体验和微信电脑版类似。小飞机:其实大部分NAS以及软路由博主都在这个平台有运营的群组,PT站的群组基本也在这个上面。本薇日常用处主要是做了一个机器人在上面,用来处理大部分服务(NASTool和青龙等)的通知。钉钉:打工人必备,本薇不是,所以没用过,过。Discord:貌似也有挺多人用的,不过本薇确实是没用过。效率Omni全家桶虽然全家桶本薇都有,但是最常用的主要是Omni Focus。非常适合任务规划和时间管理,用好Focus,下一个时间管理大师就是你。Coves本薇一直在用的一个番茄钟,本来是iOS上的应用,但是作者并没有限制Mac用户安装,所以后来就被我转移到Mac上来用了。常用的功能都有:时间统计、番茄钟、白噪音等等,比较好用的一款。顶瓜瓜一款借助手机或电脑摄像头或者AirPods的运动传感器识别你的坐姿的App,蛮有趣的,用来矫正打工人的坐姿还是挺有帮助的。文档办公Typora+Picgo:日常写文神器,本薇的所有文章均使用Typora完成,可以实时看到Markdown效果,非常方便。搭配Picgo将图片上传到兰空图床,然后各个平台同步文章的时候,直接从我的NAS上拉取即可,非常节约时间和精力,推荐给各位创作者。Notion:在线笔记软件,需要付出比较高的学习成本,但是一旦学会了,属于极其强大的笔记工具,对于你的工作和学习有意想不到的助力。Office全家桶:由苹果最佳开发者——微软开发,17年的时候,本薇在某宝买了个office365的账号,可以激活五台设备,一直用到了现在。Mac上的office体验非常不错,原生支持M1/M2芯片,响应速度个人体验快于Windows上的office,当时做科研的时候,一个几十万行的Excel表格MacBook基本不费力就打开了,而且可以流畅预览。但是Windows电脑相应速度就很慢了(主观感受,未控制变量,仅供娱乐)。WPS Office:如果不要给微软付费,用免费的WPS Office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不过本人没有用过,仅供参考。苹果文档编辑全家桶:Mac自带的Pages、Numbers等文档编辑工具其实性能非常强大,功能也很丰富,国外用的人多。国内用户包括本薇还是习惯使用Office。每台Mac上都会绑定授权,这些文档编辑工具是纯免费的,试着学习用一下,也能省下不少钱。无边记:经过近年优化,苹果自带的这个笔记工具大有和goodnotes、notablility分庭抗礼的趋势,主要是它在苹果多端融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你是苹果全家桶用户,无边记将是一个非常好的笔记方案,而且不需要付费。PDF Expert:经典而强大的PDF阅览工具,看论文神器。Xmind:思维导图制作工具,Mate Translate:多达103种语言的翻译神器和词典应用,可在浏览器和任意应用程序上使用。CAJ云阅读:上学的时候看知网论文用的,好多年没更新过了,但它居然一直可以正常运行,体验还很不错。开发及生产力工具本薇不属于开发人员,平时只在学习科研中接触少量的专业工具,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放几个我日常自己用的工具就好了。Xcode:不管你从不从事开发,Xcode是苹果全家桶用户必备神器。比如你可以用它给TV开启开发者模式,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当前奈飞等媒体软件的实时分辨率、码率等信息,强迫症必备。StataSE:计量经济学必备工具,水论文神器。怎么水一篇经济学论文,然后又不让别人看出来呢?用Stata跑个回归吧。MATLAB:数据分析、算法开发和建模。本薇在参加美赛的时候学过一点皮毛,当时对着整整一厚本MATLAB操作指南望而却步。影音娱乐infuse最强4K HDR播放器没毛病吧。个人使用体验要比某TV(审核限制)要强。使用Mac的解码效率要强很多,而且使用有线连接之后,播放稳定性也要好的多。虽然正常来说,WiFi传输肯定是能满足蓝光原盘的码率的,但遇到特殊情况,还是很影响体验的。infuse主要就是用来播放我NAS里的影片,播放记录可以通过iCloud多端同步,非常方便。可以考虑家庭共享、土区、租号等方案,但请自行识别风险。媒体播放这里播放器的主要用处就是临时播放一下存放在Mac本地的视频影音文件,主要选用视频格式支持全面的软件即可。Movist Pro:Mac上经典的本地视频播放器,支持的视频格式全面且可调节选项多。QQ影音:腾讯出品的老牌视频播放器,曾经有一段时间说要重启项目,但后来更新了一段时间又销声匿迹了。但不妨碍这个播放器非常的简单易用,支持绝大部分主流视频格式。在线流媒体TV+:包含在Apple One订阅中,可以观看电影和苹果自制剧,有简体中文字幕。视听效果没的说,就是版权较少,使用频率不高。部分院线刚下的电影还要额外收费,汇率换算下来就很贵了。腾讯视频:前星光会员,最开始的时候福利特别好,直到现在家里还摆满了腾讯视频赠送的各种周边。最近福利削减的很厉害,就保持在V7养老了。腾讯视频可以在网页端就可以体验最高画质,可以不用安装客户端,无需担心偷跑流量问题。爱奇艺:必须下载客户端观看,网页端最高1080P。已经基本弃用了。芒果TV:综艺必备,本薇常年混迹芒果,主看密逃大神版。Netflix:Mac端只能通过浏览器观看,最高1080P画质,需要通过Safari浏览器打开。Chrome浏览器只支持720P画质。当然,从这一点来看,不如使用某TV来的好。本薇主要在奈飞追韩剧,jingDisney+:漫威和星球大战的版权拥有着。本薇主要拿它看漫威的电视剧以及重温一下院线电影,同样,只支持浏览器使用,体验不如TV。音乐Apple music:听一些钢琴曲,纯音乐还有一些欧美音乐,国内音乐版权蛮多的,但是不全,所以没法替代国内音乐软件。QQ音乐:经常在上面听OST,大部分常用歌曲只有QQ音乐有版权。最近又出了个什么超级会员。割韭菜产品不开。网易云音乐:音乐社交平台?spotify:国内无需科学上网即可使用,全免费,开会员可免广告。NAS及文件管理功能NAS系统傲空间:免费开源的NAS系统,可以在macOS上部署,可以拿来尝尝鲜,不建议当主力使用。NAScab:照片管理、影音刮削、远程访问等功能,比较适合不想一个一个折腾NAS功能的用户,简单易用,学习成本低。各平台客户端已经非常成熟。SoftRAID:支持RAID0/1/4/5以及JBOD存储,新用户试用14天,之后收费。建议搭配他家的高端硬盘柜,即可免费获得授权。OpenZFS on OS X:将ZFS文件系统搬到macOS上的项目,支持 LZ4 压缩、重复数据删除、ARC、L2ARC 和 SLOG。资源下载以下常用下载软件就不做介绍了,都可以从各自官网下载到对应的Mac版本。百度网盘阿里云盘115网盘qBittorrentTransmission迅雷夸克云盘:每年淘宝88vip都会赠送夸克的会员,某次下小说的时候用到了,便宜实惠。Downie4:Mac专用视频下载工具,油管、B站什么的都不在话下。官网宣称支持多达千余网站。文件管理FE File Explorer Pro:源自iOS端的强大的文件管理工具。主要还是用于集中管理NAS上的文件。由于其可以通过iCloud进行多端同步并保存历史登陆记录,非常方便用于本薇这种家里有一堆NAS的用户。访达:如果你只有一台NAS,使用访达通过SMB连接NAS文件共享即可。具体操作步骤为,浏览器输入smb://[NAS IP],即可自动跳转到访达进行登陆。但个人觉得Mac的访达对于smb共享一直欠缺优化,经常出现断连或者丢失密码需要重新登陆的情况。SSH工具终端:日常使用ssh登陆NAS,Mac自带的终端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需求,不需要额外安装第三方软件。Putty for Mac:用过win端的人都说好。SecureCRTdocker工具Docker:首先是官方docker工具,可以使用转译来兼容为X86开发的docker容器,体验还不错,但是启动慢、占用内存高、不支持MacVlan网络。OrbStack:最适合安装在Mac上的第三方docker客户端,对比官方客户端最大的优势就是启动快、耗用系统资源少。媒体编辑Gifox:老牌GIF制作软件。Final Cut Pro:苹果视频剪辑软件,强烈推荐使用Mac的用户一定要尝试一下FCP,简单好用易上手,针对性优化,体验极好。剪映专业版:以前是非专业剪辑需求用剪映,现在很多视频工作者都开始使用剪映来编辑视频。手机、平板、电脑三端联动。字节跳动出品。Compressor:苹果官方出品的视频转码工具。ImageOptim:免费图片压缩软件,节约硬盘空间。ScreenFlow:经典录屏软件。Adobe全家桶:不多介绍了,专业用户必备。本薇用过一阶段的PS,后来觉得本薇拍的照片配不上PS,然后就放弃了。网络管理工具Mac上有非常多的优秀的网络管理工具,也是使Mac mini成为旁路由的重要工具,比较有名的比如小猫咪啊、色鸡啊之类的(像是在开动物园)。受审核及话题限制,这里就不列具体软件名称了。这里简单看一下这些软件可以帮助Mac实现的功能:DHCP服务器:向局域网其他设备分配IP地址,可接管可不接管,比iKuai用起来方便;局域网网络流量监控,上次QQ音乐偷跑PCDN就是在这发现的:解锁News、苹果天气等:这些应用苹果会通过检测地理位置来限制访问,因此需要通过中间人攻击,解密HTTPS流量来达到访问目的。浏览器Safari:Mac自带浏览器,非主力,偶尔用一用。主要基于对Safari浏览器用户隐私协议的不信任,手机端也一样。Chrome:老牌谷歌浏览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多端同步密码。当然不方便的地方有一个就是,密码同步只能在Chrome里面使用,如果在其他地方还得从Chrome里面复制出来,期待统一密码早日落地。Opera:老牌浏览器,谷歌内核。Edge:没想到在Mac上也能用Edge浏览器吧。首推使用bing搜索引擎的用户。谷歌内核。游戏最佳iOS模拟器在Mac上玩游戏绕不开的就是PlayCover。众所周知,虽然苹果在Mac端游戏的努力一直不见成效,但是在iOS端却有非常多的优秀的游戏开发者。尤其在M1芯片发布之后,macOS也开始全力向iOS靠拢,打通了整个生态。因此在Mac上运行iOS游戏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实际上所有iOS软件均可以运行在搭载了Apple silicon的Mac上,只不过苹果官方和游戏开发者对App Store上的下载做了限制。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请出PlayCover以及一众提供IPA下载的网站。在搭配好网上大部分已经制作好的键盘鼠标映射,你就可以在Mac上体验到运行原生游戏的快乐了。更进一步,你甚至可以在Mac上运行解锁120Hz刷新率的《原神》和《崩坏:星穹铁道》,这是PC端都没有的体验哦。Apple Arcade包含在Apple One权益中,属于各个客户端都能玩的小游戏。经典的神庙逃亡、狂野飙车都可以在这里下载到。重点是,这里面的游戏是不含内购的,所以各类道具都可以免费获得。Mac上的3A大作苹果这两年一直在macOS上推进原生3A大作的适配,比如《生化危机8:村庄》等。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经典的Mac上的3A大作,比如古墓丽影,本薇第一次玩古墓丽影就是在MacBook Pro上运行的,不过当年intel处理器+AMD显卡的组合,游戏体验说不上有多好,基本上十分钟就开始掉帧,不过现在在Apple silicon上运行就会好很多。Game porting toolkit直接运行今年WWDC上苹果发布的Game porting toolkit着实把大家惊艳了一把,这意味着普通人即可自行把各类运行在Windows上的3A大作搬到Mac上运行。打开steam终于不用只玩那几款可怜的游戏了,因为我可以直接运行Windows版steam了。《 暗黑破坏神 4 》、《 霍格沃茨:遗产》、还是 “ 跑分软件 ” 《 赛博朋克 2077 》,都能运行在搭载了 M 系列芯片的 MacOS 上。win版的《原神》和《崩坏:星穹铁道》都是可以直接通过这种方法运行在Mac上的,不过由于反作弊机制的存在,这种运行方法可能会导致封号等风险,请谨慎尝试,不要直接登陆主游戏账号,以防造成财产损失。移植的Mac游戏其实在苹果发布Game porting toolkit之前的很多年,一直有开发者在向Mac平台搬运游戏,最早的类似于植物大战僵尸等等。不过由于此类行为游走在著作权的法律灰色地带,这里就不向各位推荐了。总结本来是想给每个软件配一下图标图片的,但是实在太过庞杂了,所以只能把名字列在这里,各位搜索的时候,一般采用“软件名字 for Mac”就能找到对应的官网和下载地址了。这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的话,欢迎您在评论区多多讨论,也欢迎关注、点赞、打赏一键三连,您的支持对我非常重要。我是冥冰薇,点个关注不迷路,我们下期再见。
文章
WHYLAB
1月前发布
要价 5W+!M2 Ultra 性能尽头在 AI?新款苹果 Mac Studio 体验报告
我们的新款 Mac Studio,终于来啦,这次选的是 M2 Ultra 芯片。我还是觉得 Mac Studio 就得选 M2 Ultra 芯片,配置几乎都比 M2 Max 翻了一番,24 核 CPU + 60 核 GPU,再加 32 核神经网络引擎,这才是 Mac Studio 该有的价值,不过嘛,这价格也比 M2 Max 版翻了一小倍。除了 M2 Ultra 芯片,我们手里这台 Mac Studio 内存和硬盘都是次顶配的选择,128GB 内存和 4TB 的固态硬盘,官方售价 53999 元,往上其实还有 192GB 内存和 8TB 硬盘可选,但我觉得它各方面性能已经很够用了。一体式全铝金属机身,已经不是新设计了,但我还是觉得挺耐看的,果味还是很正。别看它个头大概就三台 Mac mini 叠一起大,亲自上手掂一掂,其实还挺沉的,特别是我们这个 M2 Ultra 的版本,七斤二两;这期视频搭景拍素材的小伙伴,提着它换了好几个景,也是会叨上两句。不过台式主机嘛,理论上平时就在桌面找个容身的位置,当个「摆件」,就不用怎么动了。但现实是,我平时要频繁接设备,重要和常用的接口基本都在机箱后面,每次都要转过来、移过去,后来嫌麻烦就干脆这样侧着放了,用得顺手对我来说更重要。聊到接口,这次这颗 HDMI 口,也终于升级到了 2.1,也就是说可以接 4K 240fps,或者 8K 60fps 的显示器跑了。除此以外,背面 3.5mm 音频口、USB-A、万兆网口,和雷雳 4 口,基本没有变化。正面,也还是 SD 卡槽,M2 Max 的这两枚 C 口还是 USB 3.1,M2 Ultra 才是雷雳 4,刀法依旧精准。今年的 Mac Studio 除了 SoC,它内部的供电、散热,结构堆叠等等,都几乎没改变,当然也包括它的外放扬声器。M2 Ultra,就是现在苹果性能最好的 M 系芯片,可以看作是两块 M2 Max 芯片用一种叫 Ultra Fusion 封装技术的「神奇胶水」组合成一块,理论上性能是 M2 Max 的两倍,各项性能也比上一代 M1 Ultra 提升了 20%~40%。我们也用了几款工具,对这台 Mac Studio 基础性能摸了个底,首先是 GeekBench 6,无论是单核心和多核心,M2 Ultra 的 CPU 部分就是现在苹果性能最好的,但放在整个 CPU 阵营,Intel 和 AMD 性能上都还是它的对手。测试图形渲染能力的 Cinebench,Mac Studio 单核心成绩是很不错的,多核心的渲染成绩也挺亮眼的。而专门考验 GPU 三维图像渲染的 3D Mark Wild Life Extreme,也几乎碰上了这项测试的天花板了。最后看这块 4TB 的固态硬盘,达芬奇的 BlackMagic 硬盘测试工具,5000 多的读取,和 6000 多的写入速度,可以说是相当快了。除了基础的读写速度,这个工具还做了不同视频规格和格式的解码测试,感兴趣的可以截图来看,总的来说它的视频解码覆盖还是挺广的。我们平时视频拍摄以 4K 60fps,10bit 色深,4 2 2 采样为主,这样的素材我们在达芬奇同时叠了 8 条视频轨,来回拖拽实时预览一点压力都没有。我们用达芬奇对比我们之前用的 M1 Max,导出同一个项目,M2 Studio 确实是更快了些,但差距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大。「性能」对于用了 M2 Ultra 的 Mac Studio 来说就是「信手拈来」的,但除了影视、音乐、图像等媒体创作领域,我们却很少在其它专业领域看到 Mac 的身影,原因还是「macOS 生态」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么多年来苹果其实并没有坐以待毙,一直在引导开发者将自家的软件、甚至是游戏往 macOS 迁移,像前段时间 WWDC 推出的 Game Porting Toolkit 转译工具,开发者可以把 Windows 上的 DX 12 游戏转译到 macOS 平台上试运行。本意只是给开发者评估移植的成本,现在网上已经有不少用这套工具,把《赛博朋克 2077》、《霍格沃茨之遗》、《埃尔登法环》这些 Windows 平台 3A 大作移植到 macOS 运行的案例 —— 这对我们普通大众来说,成本还是太高,但已经大大降低了开发者的开发和移植的门槛,未来 macOS 的游戏和专业工具生态,还继续需要苹果和开发者们共同努力,现在我们还得让子弹再多飞一会。不过,苹果「飞」了好几年的 M 系列芯片架构优势,最近正好踩中了时下大热的赛道,那就是 AI 模型的训练。作为桌面级 SoC,苹果 M 系芯片除了 ARM 架构这一点跟 Intel、AMD 这些传统芯片不同以外,它的「统一内存」架构也是消费市场上独一家的存在。所谓的「统一内存」可以简单理解成,SoC 内的 CPU 和 GPU 共用同一套高速的内存,大内存对今天的 CPU 来说,已经有边界效应了;但 AI 赛道空前火热的今天,我们需要知道 AI 模型的训练是很吃 GPU 性能和显存的,而提高统一内存这条「长板」,就等于整体往 GPU 倾斜了;况且 M2 Ultra 的内存带宽有 800Gbps,隔壁英伟达市售的次旗舰显卡 RTX4080,带宽其实也就不到 800Gbps,最强显卡 RTX4090 虽然有 1.1Tbps 的带宽,但是显存也就 24GB,就这个角度比较的话,M2 Ultra 在 AI 训练领域有它优势 —— 而这次苹果把 Mac Studio 的内存提到了 192GB,我觉得有 AI 相关运用的考虑,而下一代 Mac Studio 也很有可能再进一步,把顶配内存推到 256GB,只是不知道明年 M3 Ultra 发布的时候我会不会被打脸。把 Mac Studio,当作本地 AI 模型训练机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了,跑大模型的能力我暂时还没有,但是我可以用模型来做本地的 AI 跑图啊。前段时间本地 AI 图片生成工具 Stable Diffusion 已经兼容苹果的 CoreML 机器学习架构,我这里就花了大半天时间来部署,来亲自看看 Mac Studio 这套硬件的跑图效率。我这里部署的 Stable Diffusion 是 1.5.1 的版本,模型是从网上随便找的,7.7GB 不算太大,因为生成图片的质量跟提供的模型、提供的文本或图片精细度,还有采样方法等都有关系,这里我们不看生成的图片效果,只看跑图速度。这里我先把参数设置成这样,只生成一张照片,把采样迭代步数拉到最高的 150,这里理论上采样迭代步数越多,生成的图片质量也就越高,接着输入关键句,1 分 02 秒就能生成一张 810 × 810 的图片 —— 这速度对于本地 AI 图片生成来说,已经是很快了。接着我们再加大难度,同样的参数,把生成的图片提到 10 批,每批同时产生 8 张图片,但把迭代步数降低到 20 步,最终耗时 21 分 08 秒,一共生成了 80 张质量不等的图片,这个速度在今天看来还是挺可观的。跑图过程打开了「活动监视器」,发现 Mac Studio 的大运存基本没啥压力,机身的发热虽然明显,但还是很安静的,靠近的时候才隐约听到机内风扇的散热声,如果是 Windows 平台,估计风扇已经在咆哮了 —— 这就是 ARM 简单指令集架构高能耗比的功劳了。我这方面能力实在是有限,这里的 Stable Diffusion 跑图测试,其实也就只是碰到皮毛而已,现在还在学习研究的过程,如果发现了测试的不严谨,还请各位看官指出、交流。用过 M2 Ultra 的 Mac Studio,再回看苹果 M 系芯片这棵树,短短几年,它已经越来越茂盛了,特别是这半年,AI 的枝头已经慢慢开了花 —— 如今的苹果在 AI 领域的生态还确实还远不如英伟达,但硬件的优势其实就在这摆着,潜力确实比较大,但生态这一步是需要花大很大精力补足的,所幸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在为苹果 AI 开发生态,添砖加瓦。好,这期关于 M2 Ultra 版 2023 款 Mac Studio 的体验就是这些了,如果觉得对你有些帮助,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这里是 WHYLAB,咱们下期再见。
文章
台式机选购指南
解决你的购物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