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众神的样子·希腊神话与西方艺术》

以希腊神话角度解读西方美术史。
小值机器人
发布
推荐购买方案
¥27.08
拼多多
化学工业出版社旗舰店

当前价格低于常卖价

简明购买步骤
1
加购
当前商品*1件
2
下单
实付27.08元
商品价格不准确或失效可点击右侧反馈 反馈
价格趋势
数据由什么值得买整理提供
180天
60天
30天
商品笔记
真实的值友购后体验
外观漂亮 1
纸质精良 1
内容精彩 1
简单清晰 1
图案精美 1
印刷上乘 1
囤书娘
本书以希腊神话十二主神为线索,通过轻松幽默的文字与精美艺术作品,深度解读希腊神话故事,详尽介绍了希腊神话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西方艺术的视角揭示神界,让人能够探寻西方艺术的审美追求和风格演变,更能够感悟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之间的关联。
Ayumi-Lz
1月前发布
一本好书助你全面了解希腊神话!
装帧设计:精致装订,底层线装,印刷精美,纸质超棒。选择理由:国内应该没有比这本书讲西方神话和艺术关系讲得更好的了深入浅出地讲的众神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每幅图都非常的精美,背后的故事讲得非常的精彩,可以说是一本非常非常值得购买的书,了解了西方文化根源的神话故事就大概了解了艺术里面所描绘的各种画面。书里面也送了非常大幅的海报。总结:整体来说,很不错的艺术普及书,一本介绍十二主神起源的,一本介绍星座的!故事配名画解读,浅显易懂,原创书没有翻译腔,一如既往的诙谐洗练,把错综复杂的特洛伊故事讲得清清楚楚,还细致的分析了那些世界名画,作者还喜欢用中国例子做类比,特别适合中国读者。
2
黑芒
1月前发布
震撼、残暴、血腥的商朝历史,中华文化的诞生——《翦商》
前段时间《封神》大火,商周更替这一段历史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花了两周时间,我看完了与之相关的微信读书神作榜的《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人祭的演变本书内容中一大主线就是人祭。说实话,这是一个初看有点平淡,但是随着阅读,带来了极大不适的话题。在序言中许宏称作者是平静的描述,但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却难以平静的接受。“然后开始杀人”——“震撼”的感觉就是从读到这几个字开始的,“第一轮杀了19人……这次至少杀了29人……然后是第三轮杀人。这次杀了24人……”以上是从序言中直接引用的部分,看起来平平淡淡,但是随着逐步细致描述,死亡的人牲的姿态,受到的伤害等等渐渐浮现眼前,可以说直接引起读者生理不适。那么为什么要写人祭呢?因为作者认为,人祭是贯穿夏商周的一条主线。从夏朝开始,存在少量活人祭祀,主要是发生在青铜铸造区。到了商朝,早商时期在偃师商城与郑州存在大量人祭场景,早商末期,由于可能的宗教改革,停止人祭,使用青铜器作为祭品,引发“九王之乱”,终结了早商,停止人祭的王室失败了,人祭再次恢复,并且越发惨烈。晚商时期,出现了人殉,并且出现了制式的人祭,形成了“周祭”制度,在殷都有一处固定祭祀遗址,每年一次,每次10人。在其他区域还有广泛的人祭现象。而正是这广泛而又惨烈的人祭,激起了周等族群的反抗,最终结成联盟推翻了商朝。被迫吃下了作为祭品的伯邑考之后,周文王举起了反商的大旗,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一家人也始终生活在阴影之下。周文王痛斥人祭,重新对神话进行诠释,将具体的“帝”改为虚无缥缈的“天”,自称受命于天,举起了反商的大旗。周武王惊惧,时常被噩梦惊醒,在周公旦的“周公解梦”下有所缓解,结果了反商的大旗,覆灭商朝,但是未能走出人祭,反而依赖人祭。周公旦虽然也生活在阴影中,吃饭时偶尔会出现呕吐的问题(大概是想到了曾经吃过伯邑考),但是振奋精神,还要抚慰周武王。最终在武王去世后,摄政管理周朝,禁止人祭并清除了人祭的现象与记录。重塑华夏文化周公旦对于华夏文化的重塑可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作者称之为华夏文化的奠基人,导致了华夏文明的突然转向。收到了人祭文化的深深伤害,周公旦决意要抹除人祭文化。淡化了“帝”的崇拜,原本在商朝末期,商王开始与“帝”重合,成了帝乙、帝纣,人神一体,从周开始,王不再是“帝”,帝成为高高在上的天神,不会成为凡人。同时,又减弱了神界对人间的干预,尽可能使用“天”这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不使用“帝”,因此“帝命”成了“天命”,“帝”成了“天子”。那怎么样才能成为“天子”呢?周公提出了“天命”,王者应当爱民、德治和勤勉,这样才会受到“天命”青睐,长寿享国;如果王者残暴对待庶民和小人,天命就会转移到更有德的候选君王身上,从而改朝换代。这就是后来我们国家所常见的理论了。从此鬼神不再直接影响世间,这件事其实在传说中是由另一个人完成的,颛顼绝天地通。鬼神不再直接影响世人之后,世人需要一个新的道德准则,也就是“推己及人”,可以说,这里已经是儒家的起点了。神权退场其实这一段本来应该到此结束了,华夏文化已经重塑,鬼神退出了人们的主要生活,但是我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想要单独分享给大家。概而言之,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的政治过于“早熟”。而在其他诸人类文明中,神权和贵族政治的退场,都发生在公元1500年之后的所谓近现代时期。之前看《众神的样子:希腊神话与西方艺术》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讨论,西方文化中,众神一直存在,比我国晚的多,他们的非常多的艺术作品都是基于神话传说的,将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融入到了神话传说中,通过神话传说进行表达,而我国,关于神话的艺术作品则相对要少很多。可以说这也是周公时代神权退场带来的直接后果了。传说、古籍的重新梳理与华夏新生这本书里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对传说的重新梳理、解释,对《易经》《尚书》等古籍内相关内容的重新解释。作者借用了史学大家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意思是说,越晚产生的传说,反倒在神谱里面越古老,就像人们堆柴堆,“后来者居上”。因为时代越晚,各族的主仙传说就越是逐渐汇总到一起,这时,各自的先祖孰先孰后以及谁比谁厉害就成了问题。因此,为了制造更大范围的身份认同,就只能创作更古老的先祖,给各族群增添一位共同的始祖。先祖诸神的关系和谐了,世间各族群的关系才能和谐。与之相类似的,西方神话的做法是让众神之间产生故事,某个神与某个新神有过合作,某个神与某人有个私生子。殊途同归,神化传说的演变是为了部族、民族的融合服务。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华夏起源故事,认为炎黄两帝中炎帝是羌人的始祖(姓姜,姜代表着羌人),而黄帝则是周人、商人以及其他各族群的始祖。炎黄两帝的合作,则有助于羌人融入周人、商人与其他族群。除了神话传说以外,作者还花了大篇幅对《易经》进行了重新解释。认为《易经》是周文王对生活的记录,试图通过对事物的重新归纳总结,得出天地之间的规律,从而进行占卜等预测。但是由于是周文王的生活记录,当时广泛存在的人祭也就在其中多有体现。整本《易经》经过作者的重新解释后,完全成了一本黑暗世界揭示录,充斥着商朝可怕的人祭文化,再也无法直视这本书了。不要凝视深渊这本书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其实本书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作者推测的,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部分内容缺少论据,但是作者在后记中做了回答,他对其中一些模糊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向着善的方向的推测,为什么?因为看到这些人祭遗留场景后,忍不住希望能有一些正能量的内容。我觉得是非常可以理解的。最后用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来收尾吧:也许,人不应当凝视深渊;虽然深渊就在那里。
文章
114位值友等你来晒此款商品
写笔记
充电好书选购指南
解决你的购物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