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锦的香港往事》

姐妹间20年、482封信的往来,讲述了小人物大时代的感人故事。
小值机器人
发布
推荐购买方案
¥15.9
拼多多
中华书局官方旗舰店

当前价格持平历史低价

简明购买步骤
1
加购
当前商品*1件
2
下单
实付15.9元
商品价格不准确或失效可点击右侧反馈 反馈
其他购买方案
小值机器人发现
京东
¥28
京东
¥31.6
价格趋势
数据由什么值得买整理提供
180天
60天
30天
商品笔记
真实的值友购后体验
囤书娘
《素锦的香港往事》一书以素锦和妹妹素美(为信主及家人讳,对信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姓名作了处理)之间的真实通信为基础,讲述了素锦在香港二十年的日常生活以及期间所历经的悲喜。书信中不仅让读者看到了素锦孤身在外生活的百般无奈,也反映了20世纪50至70年代香港底层百姓的生活,普通人香港1956年到1976年这二十年间的变化与发展的独特体会。这些书信虽是素锦的个人哀乐,但;既是素锦个人生命史的片段,也是研究香港城市史的文献史料。
马大李
1月前发布
二十年的起起伏伏,两个上海女人的挣扎——《素锦的香港往事》
有一个问题,究竟是个人计划了自己的历史,还是历史写就了我们各自的人生?我想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应该在心里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不要急着回答,我们来一起看看中华书局出版的这本《素锦的香港往事》,阅读完后,恐怕你会对这个问题,有不一样的感慨。就让我们一同翻开,这尘封了许久的记忆,回到1956年的香港,寻一段段往事。素锦的香港二十年素锦的真名已经被作者隐去,不过她存在于作者遇见的那一摞书信中。素锦是家中老大,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去世那年,她才十二岁,在父亲的床头哭着答应父亲要把三个弟妹抚养成人,而当时三个弟妹,大弟元陵八岁,妹妹素美四岁,弟弟幼陵才六个月大。自己的母亲也是身体瘦弱,家中的田地被他人抢占。素锦出去打工,但是工资杯水车薪,很难养活这一家大小。就在母亲决定将元陵送到孤儿院,素美送去给人当童养媳,幼陵过继给本家的时刻,素锦阻止了这一切,然后毅然决定当舞女养活全家。我们都曾听过那首夜上海,也曾听闻夜上海的繁华,却不曾知晓,这繁华背后,早已经虱蚤满地。就像张爱玲的那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舞女的职业,让素锦一家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却让素锦走入了“宿命”的牢笼。著名的电车难题,一辆失控的电车,即将夺去4个鲜活的生命,但是拉动拉杆,电车可以变轨到另一条只有一个人的轨道上,素锦含泪拉下了变道到自己轨道上的拉杆。遇见商人章文勋(在短篇《读库2202》的《素锦的香港往事》中,章文勋的名字为章文俊,身份为香港商人,而在这本单行本中,并没有强调是香港商人),本以为是脱离苦海的开始,却不想这是半生的深渊。先后为章文勋生下两女一男,素锦却换来了他不告而别携妻儿赴香港。对,你没有看错,章文勋有妻儿,素锦可以说是无名无分的存在,这个存在甚至在章文勋的新欢田竹清出现以后,也曾接近不存在——子女的抚养费用停了,人也杳无音讯。就在从远在香港亲戚口中得知,章文勋已经买好去美国的机票之时,素锦决定从上海远赴香港,讨要个说法。素锦首先求助当时的上海政府希望获得去香港的通行证,无果之后,从珠海的拱北口岸到澳门,然后从澳门乘船辗转来到香港。本书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本以为只去几天的素锦,去得匆忙,甚至都来不及当面和妹妹素美道别,留下自己的三个孩子给素美和邻居临时照料。结果,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年。这二十年中,素锦经历了香港的一系列巨变,也遭受了自己身边的起起伏伏。虽然素锦常常把要多做计划写在信里(特别是后十年),但是常常陷于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无力感。直到最后,是否完成了自己当初辗转入港想要达到的计划,我想除了她自己,旁人也未尝可知。至于素锦这二十年究竟在香港境遇几何,我想留给各位读者去书本中自己探寻。素美的上海二十年其实除了素锦,素美可以说是这本书的另一个主角,甚至我们从一些点点滴滴之中,可以窥看到这本书中的第二条暗线,是素美在上海陪着姐姐煎熬的二十年。整理整本书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素美在家里排行老三,在家里嘴开不了锅的时候,为了不至于饿死,被自己的母亲送给人家当童养媳,但而后没隔多久又被自己的姐姐素锦领了回来。自此素美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将来报答姐姐素锦。可惜好景不长,靠着优异成绩来减免自己的学杂费的素美,遇到了政策变动,对于优等贫困生没有了这项优惠。放在素美面前只有两条路,让姐姐咬咬牙坚持供给她和她的哥哥弟弟,以及她的外甥们(素锦的孩子);另外一条路是,自己咬咬牙,辍学嫁人,减轻自己姐姐身上的负担。素美选择了辍学嫁人,嫁给了路临轩(《读库2202》的短篇版本中为陆襄亭),从不多的文字描述中,可以猜测素锦的这个妹夫,是一个文字类的工作者(曾委托素锦在香港帮忙买汉法字典),并且酷爱摄影。书中作者,其实也根据姓名等信息,在网上查找到了路临轩的信息,他生于1927年,1945年毕业于中法学校,从事英语、法语翻译工作,甚至能看到他在中法学校的毕业照。当然,我们就不用徒劳的去搜索了,书中开头就说过,书中提到的所有名字都是化名。如此看来,素锦的这个妹夫是的文艺青年,在气质上与素美还是挺般配的,这也算素美的不幸中的万幸了。为了减轻姐姐的负担,素美嫁人后,还经常藏私房钱,被丈夫发现后,丈夫并没责怪她,还非常体谅她的所作所为。她自己也是为了自食其力的帮助姐姐,选择进厂做工,三班倒的工作,吃住在厂里,这才导致姐姐前去香港,走之前她们两也没见上面。素美和自己丈夫路临轩没有生孩子,就把姐姐素锦留给自己抚养的孩子,视为自己的孩子,一直抚养成人。这期间经济上一直不宽裕,虽有姐姐时不时的汇钱回来,特别是在早期,那点钱恐怕也是杯水车薪。丈夫陆临轩在这期间,还将自己读大学的愿望一拖再拖,最终不了了之。素美在这种情况下,与丈夫一起承担了抚养姐姐三个孩子的重担(本交给邻居抚养的小女儿,因为放在邻居家太长时间,最后还是由素美和临轩接回自己家中一并抚养),同时承受还有时不时来自自己亲姐姐的质疑,这其中的苦楚恐怕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道明的。好在善解人意,知书达理的妹妹最后完成了姐姐嘱托的任务,三个孩子在她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各自有了归宿。而在特殊时期中,保持与香港的姐姐的来往通信,也不知道吃到了多少的苦头,书中未曾提及,而书信中似乎也没太多诉苦。结语读完《素锦的香港往事》的那个傍晚,夕阳来得很灿烂,我就抱着书,在夕阳之中沉思了很久。我在想,素锦是否当年也看过这样绚丽的夕阳,也曾藉由夕阳的绚烂撑过自己难熬的黑暗岁月;我也在想,素美在匆匆忙碌之间,是否有心境和时间来停下来看看某晚的夕阳。但人总不能倚靠着一些虚无缥缈的美景撑下来,所以究竟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这姐妹俩彼此走过这风雨同济的二十年。其实,近一步细想,只出现在她们俩通信的字里行间的两个男人,一个章文勋,一个路临轩,他们又是怎样在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面前,不断挣扎摇摆,这段我们下回再循着这信件中的蛛丝马迹,来抽丝剥茧的道一道。最后,感谢张大妈,感谢囤书娘的活动,让我遇到了这么一本书。说来也是有些缘分,这次读书的活动11月17日左右开始,我一眼就看到了这本书报名参加了。而在这次活动之前,我刚好在双十一当天去了一趟香港,之前经常在香港西九龙附近逛海港城的我,这次去到了佐敦附近,恰好还在轩尼诗大厦附近逛了逛,留下了百德新街附近的照片(素锦搬家后,在百德新街附近摔了一跤,晚上梦见了自己逝去多年的父亲,俯身查看自己脚伤的情况),我视这为一份奇妙的缘分吧。我想,还有很多人如我一样,读完这本书意犹未尽的,我在写这篇内容的时候,又查阅到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可以供你们继续追寻。寻找素锦也是在这里面我看到了这本书背后真实的字迹
文章
马大李
1月前发布
等待能有多长,两个女人隔岸的二十年彼此挣扎
故事的开始,姐姐素锦选择只身一人远赴香港,只为讨一个说法,因为去得匆忙,姐姐甚至都来不及当面与妹妹素美道别。本想着去几天,找到那个男人当面要个说法就会回来。不想这一去,时间一晃就是二十年。归期一拖再拖,仿佛被囚禁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之中。而自己的儿女,也只能恳请自己的妹妹,还有邻居帮忙哺育。真有种“君问归期未有期,沪上初灯家欢喜”的意味。这二十年之间,两姊妹互通信件,从1956年的10月初,一直到了1976年的12月初。人生又有多少个二十年呢?素锦并没有想过,她心中只有为子女再熬下去,为妹妹再等等的心愿。最终,素锦寻得了她想要的吗,或是落地了她当初毅然决然的踏上未知旅途的希望了吗?我想,只有素锦心里才清楚。而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只会看到她一次又一次的煎熬,在时间的长河中浮沉。但是,我们又何曾不是这样,有希望又有失望,在失望与希望的轮番洗礼中,不断努力着要用些什么东西去告慰自己本就短暂的生命。就像素美在给姐姐的信中所说,“在抱有希望的前提下,应该有所等待。一位先哲曾告诉我们:人类的所有智慧,就是集中在‘等待’二个字,世上最伟大的,最坚强的,特别是最最敏慧的,就是知道怎样有所等待的人”。或许,素美明白她姐姐在香港苦苦等待的是什么吧。本书出自作家百合之笔,但却是根据真实的两姐妹428封书信整理出来模样,而此书的编辑曾亲自赴香港想找到故事中主角的后代,可惜无疾而终。但这间隔多年后重现天日的故事,却温暖了我这一个在香港周遭迟来的冬。苦难面前,再熬一熬吧。
2
充电好书选购指南
解决你的购物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