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硬核

SAPPHIRE 蓝宝石 RX 5600 XT 6G D6 白金版OC 显卡 6GB 黑红色

AI购买建议: 高性能、良好散热、外观精美、游戏效果好、精致包装、散热性能优秀、流畅游戏体验、性价比高。高负载时温度较高。该显卡适合游戏和对外观有要求的用户购买,建议加装散热器降低温度,特别适合游戏玩家购买,值得购买。
Powered by ZDM-AIGC Engine v0.3
小值机器人
发布
推荐购买方案
¥1789
京东

低于历史91%时间段,比上次发布价低30元

简明购买步骤
1
加购
当前商品*1件
2
下单
实付1789元
商品价格不准确或失效可点击右侧反馈 反馈
价格趋势
数据由什么值得买整理提供
180天
60天
30天
商品笔记
真实的值友购后体验
稳定性佳 1
运行快速 1
使用流畅 1
玩家直呼内行
这款显卡采用了 7nm 工艺制程,支持双 BIOS 切换,支持蓝宝石 TriXX Boost 技术,默认 Boost 频率可达 1750MHz,相比公版性能更强。
恋曲2046
1月前发布
矿卡翻车了
原先用的是gtx1063,3g显存很折磨人,老是爆显存。前几年第一波矿难,rx584掉到四百块的时候,我也跟风买了一张,但毕竟是矿渣,噪音不小,也一直不怎么用。于是趁着去年狂潮的时候全出了,1063卖了1100,584卖了2200,血赚!今年突然想回归老滚,玩玩2077,但老的750ti实在不给力,新单机已经没法玩了,趁着新一波矿难,京东拍拍入手蓝宝石5600xt矿渣一张,630,再加上买了十九块钱京东,总投入650。(这其实属于白嫖,毕竟584让我赚了1800块。)问题来了,这张矿卡虽然能够点亮,游戏也能正常打开,但它的风扇却不会转,哪怕升到80度也纹丝不动。过热的后果就是死机,机器开久了,显示器直接绿屏。跟店家反馈后,小哥让我试试甜甜圈烤鸡。我烤了一分钟,直接飚92度,再测下去似乎还有上升空间,风扇依然纹丝不动。我说呢,一直以为自己好运气抽到了充新卡,主机好安静啊。原来人家的风扇直接就是坏的.......店家表示发个风扇让我自己换,我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一直很好奇,二手店也太粗糙了,连测试都不做的吗?风扇这玩意儿并不容易坏吧?
4
中号硬核玩家
1月前发布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III 2023》剧情模式A卡测试和游玩体验,7700 XT可60帧畅玩4K
你的COD情怀还在吗 和去年一样,今年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III 2023》(以下简称COD20)也是只要预购就能提前游玩剧情模式,硬核也是早早就把它收入囊中,不过似乎“使命召唤”这个世界级IP也开始摆烂了,在进入游戏之前,就听到有不少玩家的负面评价,比如流程过短、关卡凑数、违背理念的开放式作战任务等,从COD4就一直没断过这款年货了,硬核撑着仅有的情怀,且满怀复杂心情还是点开了游戏。 经过半天时间,硬核已经通关了剧情模式,此时此刻只能用五味杂陈四个字来形容,在本文最后将会分享一下体验感受,这篇内容也按照以往惯例,先针对A卡测试一下游戏的硬件需求到底是怎么样的。硬件介绍和准备说明 第一款是来自旗舰级的蓝宝石RX 7900 XTX超白金OC,外观采用银灰色金属导流罩+两侧灵动岛RGB灯条设计,拥有七根镀镍热管、真空均热板、铝镁合金框架等豪华用料,是目前AMD最强旗舰非公之一。 第二款则是定位次旗舰的蓝宝石RX 7900 XT白金版OC,外观风格主要是采用红线点缀更为简洁,也符合AMD主题色,拥有14层PCB、铝制电容、17相供电等高规格用料,4K玩家选择它性价比挺高的。 第三款是高端定位的蓝宝石RX 7800 XT超白金OC,外观设计延续了这一代超白金家族金属质感,设计有单侧灵动岛光效,还加持了5根镀镍热管、快拆式飞翼轴流扇、合金框架等设计,用料做工也是相当不错。 第四款则是中高端定位的蓝宝石RX 7700 XT白金版,外观还是采用白金版代表性的红色元素进行点缀,大尺寸双飞翼轴流扇的设计,也使之尺寸达到了280mm长,是一款精通2K分辨率的游戏显卡,4K分辨率尚可入门。 第五款则是定位中端的蓝宝石RX 6750 GRE 12GB极地版,外观采用完全纯白的导流罩设计,加持刀刃式轴流扇、四热管散热系统,性能方面完全碾压同价位的RTX 4060,至少能领先一个身段,是2K游戏显卡中相当不错的性价比选手。 第六款是代表着中端级的蓝宝石RX 6650 XT白金版,显存频率达到18 Gbps比之前6600XT高一些,外观采用白金版黑底红线的家族设计语言,双风扇的规格让它整体长度控制在240mm,主力1080P甜点,也可以作为2K入门。 本次A卡测试当然还是在3A平台下测试,处理器是锐龙7 7700X,搭配的主板是来自微星MAG B650M MORTAR WIFI迫击炮,它整体采用了大面积黑色+灰色元素混搭,本身就不带ARGB灯光风格低调,主板供电规模达到12+2相,其中CPU VCore部分最大电流支持到80A,可以完美带动锐龙7000家族全系成员。 用来压制锐龙7 7700X的CPU散热器是微星MEG CORELIQUID S360,属于目前微星旗下的旗舰级水冷产品,冷头外观采用镜面形式的2.4英寸IPS显示屏,可监测硬件的运行情况,内置水泵方案是第七代Asetek水泵,性能强劲可压制高端CPU型号。 测试会使用到RX 7900 XTX这种级别的旗舰显卡,这次平台搭配的是微星MPG A1000G PCIE5这颗全模组金牌电源,它支持最新PCIe 5.0规范,拥有12VHPWR原生线缆最高可输出600W,能满足现阶段以及未来旗舰级显卡的供电需求,加上本身自带十年超长售后质保,传几代硬件也是妥妥的。 测试自然涉及4K分辨率,这里准备的微星MPG321UR-QD这款旗舰级显示器来应对,它采用4K+144HZ高画质电竞属性,支持G-SYNC技术,拥有原彩量子点技术加持,其P3色域高达97%,除了娱乐项目也能应付一些专业性需求,是一款全能型4K产品。 本次测试安装的是AMD Adrenalin 23.10.2和23.11.1(最新)两个版本的显卡驱动,后者有针对游戏进行优化前者则没有,后面的测试环节将会看看两个版本之间的帧数差异,操作系统是Windows 11 22H2最新版本,设置处理器锐龙7 7700X开启PBO技术,搭配两根DDR5 6000C34 16GBX2组成双通道内存,并在BIOS中开启Resizable BAR技术提升一些显卡性能。游戏选项、FSR 2画质对比和测试场景 来到画面设置选项,印象中是从16代就一直是这种风格的UI设计,其采用的IW引擎和去年相比应该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可调节的子选项超过20多个,画质预设拥有最小、基础、平衡、终极和极致五种方案可选,能够覆盖更多不同硬件阶层的玩家,这一代也是没有光线追踪加持,硬核还记得只在16、17这两代有加持光追,对于COD来说能去除光追其实也是正确的选择。 COD20作为最新的大作,最新图像提升技术自然是加持了不少,它拥有INTEL XESS、NVIDIA DLSS、NVIDIA DLAA、NVIDIA NIS、AMD FSR 1.0、AMD FSR 2.1以及FIDELITYFX CAS,对于A卡来说,最好的消息莫过于游戏现阶段就能支持FSR 2.1,下面就来简单对比一下FSR 2.1和原生的画质区别吧。远景部分,截取4K分辨率,使用原生抗锯齿无锐化远景部分,截取4K分辨率,使用FSR 2.1质量档 从以上简单对比就可发现,原生抗锯齿的细节锐度是远不如FSR 2.1质量档,视觉上会有一种轮廓不够清晰的感觉,甚至在一些线状物品上不能很好呈现该有的样子,比如建筑物上电缆,FSR 2.1还能完整地渲染在画面当中,而原生抗锯齿是直接给抹没了,当然对于一些年代过于久远无法使用FSR 2技术的显卡,也可以使用FIDELITYFX CAS来弥补一些锐度。 去年的COD19是内置了基准测试项目,而COD20目前属于抢先体验版本还没有,硬核这里就选择了剧情模式中的冰原破袭关卡作为测试场景,具体流程也很简单,在雪地丛林中,首先给对面仍一颗闪光弹,然后架枪并使用热成像瞄具扫清第一波敌人,这个场景几乎是游戏剧情中最吃显卡资源的了,主要还是因为光线会比较复杂,每一款显卡均测试两遍,取正常数据的平均成绩。三种分辨率及两版驱动帧数表现 1080P分辨率,对于剧情党来说,只需要RX 6650 XT就能满足上百帧的帧数需求,FSR 2.1提升幅度在这些显卡之中也是RX 6650 XT最大。而个人建议有条件最好上RX 6750 GRE 12,搭配入门高刷屏更为稳妥,进阶一点RX 7700 XT也足够满足了,毕竟平均帧数可是能达到200fps。 2K分辨率,只追求60帧基本流畅的标准,RX 6650 XT依然是能打的,追求入门高刷仍然可以选择RX 6750 GRE 12或者RX 7700 XT这两款, 尤其是前者性价比爆表。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分辨率中,RX 6750 GRE 12、RX 7700 XT和RX 7800 XT这三款显卡开启FSR 2.1质量档,提升是要比1080P明显不少的,证明特别适合2K环境中使用。 这款游戏的4K分辨率同样对显卡要求不高,不是过分追求完美流畅的话,其实RX 6650 XT凑合玩一下剧情模式问题也不大,毕竟平均帧数也能有50fps,当然最好的性价比之选还得是RX 6750 GRE,想稳妥一点进一级的RX 7700 XT也就足够了。要追求4K高刷效果的话,那就得RX 7800 XT以上级别了。 对于两版驱动帧数而言,还拿了RX 6750 GRE 12和RX 7700 XT两款显卡单独出来对比,可以看到1080P、2K和4K无论哪种分辨率,最新版本的23.11.1显卡驱动均有明显帧数提升,最新驱动版本最大提升甚至可达到15%,最小而也有6%左右,可见驱动更新对游戏优化的重要性,建议大家一定得安装最新版本的,尤其是以上这两款显卡。枪械细节手感、电影级沉浸还在,其他一言难尽 COD20游戏内容是包括剧情模式、多人模式以及全新的丧尸模式,如果你只冲着剧情模式去,游戏高达446元的售价显然不值,即便是老兵难度,再算上卡关的时间,游戏时长也不过7个小时,和COD19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几乎是历代COD中流程最短的一作,难怪被众多玩家调侃本作是“大型DLC”, 而完成每一个关卡之后,还会给予一些用在其他模式的奖励,很显然动视的战略方针早就转移到其他模式中,精彩的剧本、庞大的故事、畅快的线性流程在剧情模式中已经不复存在,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剧情模式的体验感受。 剧本和上一作大致相同,还是那熟悉且老套的栽赃嫁祸引发战争作为核心脚本,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即时渲染的CG效果,确实在业界之中无人匹敌,人物的质感是无限趋向电影级的,至于消费老角色卖情怀是肯定的,毕竟是吸引老玩家的重要手段。 在本作谢菲尔德这个老狐狸戏份终于多一些,但是始终无法感受他阴险毒辣的固有印象,主要反派马卡洛夫的人物塑造还算凑合,至少他的形象刻画在一开始某些对话中就埋下了伏笔,结局安排挺合适,反倒是114特遣队主角团的演出是平平无奇。 除了惊为天人的CG质量以外,COD20还能让人着迷的之处就是枪械手感和一些军事设定细节,剧情模式中基本上每一个关卡都能体验到完全不重复的武器,枪械手感依旧一流,每一把武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毕竟COD固有传统可是参考真实中的武器型号来定义手感和细节。如果你非常注重这一方面,COD20仍然是可以给予到最好的射击体验,除了战地系列之外确实找不到第二款与之匹敌的。 至于枪械细节方面,个人挺喜欢手枪握着而主枪拿着的设定,这种状态下两者切换起来会比奔跑时更快,符合现实的战斗技巧设定,实际体验也确实流畅自如——通常会在使用消音手枪暗杀下得以体现,有任何突发情况都可以快速切换到主枪,不至于多出一个笨拙的切枪动作,要知道在老兵模式下,敌人是有秒杀能力的。 本作依然是以CQB(室内近距离战斗)场景为主,确实有那么一点违背“现代战争”的定义,只能说想看大场面请出门右转战地2042,个人最喜欢的关卡就是盖兹主导的“危楼险境”,从楼下一直慢慢摸索上楼杀敌,狭窄的空间不仅是架枪流畅,而且战术道具可以运用自如。 除此之外,“犹如昨日”中在逃亡的人质群中射杀敌人、“冰原破袭”中在迷雾中对抗大批敌人和狙击手都有着不错的体验,炮艇空中压制的关卡也有,新玩家可能会有新鲜感,老玩家就会觉得有点凑数,因为流程短之余还要塞下所谓的“开放式作战任务”,潜行关卡就不说了,存在感非常低,还没上一作的引导式潜行(幽灵那段)更贴合COD玩法。 “开放式作战任务”在战役中所占比重非常大,已经超过一半关卡是该设定,起初还以为是什么创新设计,结果是隔壁家育碧用烂的据点套路,硬核还一度怀疑这些关卡是不是《战区2.0》的新手教程,COD环环相扣的线性流程,不就是老玩家所追求的吗,搞这么多开放式地图完全是格格不入,可笑的是开发组甚至为玩家准备了滑索和降落伞,要知道这种开放式地图对角线的直线距离走完也不会超过2分钟,真是太“贴心”了。 说白了“开放式作战任务”其实就是《战区2.0》那一套玩法移植过来,多人模式套在剧情中真的合适吗?最不能忍的是“戈拉水坝”这一关卡,可以说是把COD那种紧张刺激的代入感完全给抛弃掉,因为硬核捡了一个“攻击直升机”的战术道具,想着反正据点模式没什么好玩,快速清掉敌人就算了。 结果不叫还好,一叫直升机那个肥皂突然就不紧不慢出现了,还说了一句“终于休息够了”类似的对白,此时硬核的内心已经完全对开发组无语,这算不算是对玩家赤裸裸的嘲讽呢?除了普莱斯,其他141特遣队友全程摸鱼是吧。 当然,“开放式作战任务”还可以在地图一些区域更改作战配置,前提是让你去发现地图的枪械和装备,猜测初衷是卡关之后能让玩家换一种搭配来作战,或者重新游玩该关卡时能用不同的玩法进行,个人觉得COD真不太合适去探索地图,可能会有一些玩家喜好这方面。结语 COD20剧情模式体验下来,体验完全不如上一代,除了仅存有的优秀枪械手感枪械细节、精致的实时渲染CG以及小部分精彩关卡以外,都被“开放式作战任务”这种格格不入的所谓创新设定给整坏了,如果你单纯只想体验剧情模式,个人不建议入手这款游戏,接下来只能观望下多人和全新的丧尸模式做得如何了。 当然,COD20的配置需求还是挺亲民的,IW引擎优化是一如既往的好,在1080P分辨率下,只需要RX 6650 XT就能破百帧,而RX 6750 GRE 12和RX 7700 XT都能满足4K基本流畅需求了,全程无任何掉帧情况出现。
文章
攒机爱好者选购指南
解决你的购物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