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MOVA地球仪 追觅MOVA扫地机器人G20 Master用全自动上下水扫拖洗烘一体

小值机器人
发布
¥7489
天猫

天猫现售此商品,到手7489元/件

简明购买步骤
1
加购
当前商品*1件
2
下单
实付7489元
商品价格不准确或失效可点击右侧反馈 反馈
价格趋势
数据由什么值得买整理提供
180天
60天
30天
商品笔记
真实的值友购后体验
Z先生测评
1月前发布
扫地机器人行业大起底!一文教你如何选购扫地机器人不踩坑,扫地机器人超全避坑指南(2024版)
一、缘起大家好,我是Z先生,站内清洁电器答主,专注行业变化和深度测评。扫地机器人作为第一大的清洁电器品类,是我个人最关注、最有兴趣的。各种机缘巧合,我算是国内最早使用iRobot扫地机器人的用户,家里自用的第一台机器是Roomba 561。因工作缘故,陆续体验和测试过市面上绝大多数扫地机器人,在站内也分享过大量行业趋势、小白科普以及选购攻略等内容,帮到了很多关注我的朋友。和参数党、拆机党不同,我对扫地机器人有自己的视角和理解,对站内大量避重就轻、甚至歪曲事实的文章,向来嗤之以鼻。*N年前自用的扫地机器人iRobot Roomba 561和Roomba980、拖地机器人iRobot Braava 381:整个2023年,虽然大环境承压,但扫地机器人行业依旧内卷、也呈现出不少新变化。2024年伊始,我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结合行业趋势和产品新特性,告诉大家如何选购扫地机器人、如何避开常见的选购陷阱。本文系作者原创,已经同步至本人公众号(Z先生测评),未经授权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转载、洗稿!二、扫地机器人行业在选购扫地机器人之前,大家有必要先了解行业的参与主体以及产品形态。即便到现在,我依旧会收到各种咨询,关于已经淡出国内(比如iRobot、三星等)的品牌或完全不相干的杂牌;有些朋友对扫地机器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单机的时代,完全和市场脱节。本章节将和大家分享行业概况、以及最新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形态和功能。1、行业概况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所谓的扫地机器人排行榜、十大扫地机器人品牌等信息,这些排名大多是花钱买的,也没有任何依据,大家别看。怎么选品牌其实很简单,看市占率即可。市占率高的品牌,一定是有某些方面的优势,也经历了市场考验。扫地机器人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生产和研发的资金投入大,产品同质化相对严重,导致了相同条件下,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大牌。行业『马太效应』严重,头部5大品牌科沃斯、石头、追觅、云鲸、小米的市占率合计接近93%(截止2023年10月数据),同比增加1.1%(见下图)。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其他品牌市场空间很小。来看这5大品牌:科沃斯:长时间以来一直保持行业头名,扫拖一体的开创者,不过来自追赶者的压力不小;石头:携小米光环入市,大幅降低激光导航机型价格,挤掉iRobot之后一直保持行业第二;追觅:凭借其在基站机型赛道的发力一举成为行业头部,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并保持产品创新力;云鲸:依靠云鲸J1创造了基站赛道,依靠极少SKU、创新力和用户粘性,成为行业头部;小米:以小米生态为基础,由不同品牌代工推出高性价比产品,维持行业头部;另外,iRobot、韩系的三星/LG、某些专打电商渠道的品牌,其市占率几乎为0,大家请擦亮眼睛。求稳的话,可以直接从这头部5大品牌中选择机型。其他品牌机型,要看实测,具体机型具体分析。2、扫地机器人产品形态· 基础功能丰富、可选功能下沉扫地机器人行业,以2019年为界:2019年之前,扫地机器人行业是单机(以及少量自动集尘)的天下,侧重扫地性能;2019年之后,扫地机器人快速基站化。经过4年高速发展,可自动洗拖布的机型占比高达90%,其中大半还有自动集尘功能。机器的扫拖性能更加均衡;几年来,扫地机器人不光基站化,诸多原本的附加功能,都下沉成为基础功能的一部分。对比2018年和2023年主流机型的基础功能和附加功能(如下图)。可以看到2023年基础功能较2018年大幅扩展,原本属于附加功能很多变成了标配,当前机型的附加功能也更丰富、更多维:具体地:原本的陀螺仪几乎已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是的激光导航;原本针对低矮障碍物几乎全靠撞板,现在则至少配置线激光、TOF、RGB摄像头中的一种或几种传感器;原本的机型以单扫/扫拖一体为主,现在的机型基本都是扫拖一体+基站,通过拖布升降自由切换扫拖分离和扫拖一体,基站的功能也愈发丰富;原本的机型几乎只需关注电池容量和电续航,现在的机型几乎都有断点续扫,电续航一般无需担忧,但需要另考虑水续航,比如基站水箱容量、机身水箱、自动上下水等;智能交互方面,现在的机型app设定丰富,智能化也不断提高,体现在一键智能管家、拖布复洗复拖(根据污水浊度判断)、重污识别、内置语音助手、视频管家等假如现在有朋友咨询我:Z先生,我不想要拖地功能,只想要扫地,该怎么选? 我的答案通常是:抱歉,行业主流已经是扫拖一体、带基站的机型,如果一定要选,只能选择单机机型。· 新产品形态不断涌现近几年行业高速发展,各种创新层出不穷,产品形态也不断多样化,为未来不同使用场景创造了多样的可能性。举几个例子:异形机身重出江湖N年前还是单机版天下的时候,有大量三角、D型、拓展型等异形机身扫地机器人。2023年,科沃斯推出了方形机型X2,不使用圆形平台,在使用激光导航的前提下降低机身高度,缩窄机身宽度,可谓一次大胆尝试:仿生机械臂提高拖地效率很长一段时间内,扫地机器人的拖布由于结构限制,离边缘有一段距离,导致拖地有死角,被用户诟病。终于,各大厂商开始通过扭动机身,变现实现拖布对边缘的覆盖。2023年,追觅更进一步,推出了仿生机械臂,沿边时直接将拖布伸出贴边,在确保覆盖率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沿边拖地效率。目前少数几款主流机型有机械臂功能:洗地机器人近年来随着洗地机的崛起,很多品牌(尤其是一些新品牌)通过将洗地机结构移到扫地机器人上,实现产品差异化。常规扫地机器人拖地是将污渍附着在拖布上,再回基站洗拖布。这类洗地机器人则能实时活水洗地、实时刮洗滚刷本身并实时回收脏污,拖地性能更强、拖布二次污染更低:超薄嵌入式基站扫地机器人基站化固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占地空间变得更大。随着基站功能叠加,基站体积甚至一度越做越大,占用空间越来越高。2023年,追觅推出了空间大师系列,基站去掉了水箱并内置了上下水模块,基站高度大幅缩减至28cm,大幅增加了摆放的灵活度:三、选购扫地机器人的总则了解扫地机器人行业、产品更迭、参与主体后,我总结了扫地机器人的选购总则。如果你开始选购一台扫地机器人,建议先遵循下图的几个原则:具体来看:1、没有完美二字、每款机型都有优缺点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扫地机器人本身有局限。前文大篇幅提的是优点,了解其局限同样重要,比如:扫地机器人的定位是维持地面整洁,而非开荒或重度清洁;扫地机器人虽然相对『解放双手』,但维护工作无法避免,比如滚刷毛发清理、基座清理等;扫地机器人工作时会产生持续噪音,家里有老人和小孩需要注意;二个是每一款品牌机型都有优缺点,哪怕最贵的机型也是一样。如果你接受不了这点,购买前请三思。2、明确需求、预算、品牌广义而言,需求包含了预算和品牌。实操中,一般我会先建议用户框定自己预算,在预算范围内,选到满足自己需求最大化的机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朋友本身就有特别关注或排斥的品牌,那就可以更加缩小范围。根据各种市场调研,消费者选购扫地机器人核心关注的是:价格、清洁效果(扫拖)、电池或尘盒、品牌、拖地等,可做参考。数据:2021年扫地机器人市场发展白皮书3、看实测、兼顾硬件和软件扫地机器人几乎是唯一既要看硬件、又要看软件的清洁电器,参数固然重要,但唯参数党显然是不合适的。多看实测,看不同平台和用户的测评,多角度交叉对比,你会有更加客观的结论。那么,不同价位段的机型定位如何,具体机型的参数细项如何对比呢?请接着往下看:四、选购扫地机器人的细则有了总则,再来看具体选购的细则。注意,这部分内容围绕扫地机器人参数展开、结合本人测评经验得出结论,大家谨记住算法、实测的重要性。1、扫地机器人售价区间我们来看截止2024年初,扫地机器人行业价格分布,这样你就可以更精确定位自己想要的机型:1000~2000:单机机型、仅自动集尘机型;2000~3000,可选到最便宜的全能基站机型,包括之前的爆款、有一定功能特点的机型;3000~4000:各个品牌跑量的主力机型,综合性能已经足够好;4000~5000:品牌顶配旗舰机型,一般配置最新的功能和设计;5000+:特别设计的机型,目前被追觅等头部品牌垄断;有了上表,可以明确自己预算能买到什么样的机型,避免出现错配的尴尬。目前,2000~3000以及3000~4000是主力价格段,预算充足的可以考虑4000或者5000价位段的机型,可体验到行业最新的功能和设计。2、导航随着iRobot的淡出,国内主流扫地机器人基本都使用激光导航。由于激光导航基本都是凸起的结构,整机高度一般在10cm上下。如果你希望扫地机器人进入床底、沙发底等低矮区域,请看一下高度是否合适。不过主流机型激光导航罩都做了缓冲,防止机器卡死在低矮空间、保护激光导航。关于视觉导航和激光导航孰优孰劣,行业一直以来都有讨论和不同应用。不过近两年来激光导航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相关内容暂不展开。总结一下,扫地机器人优选激光导航、慎选视觉导航。3、避障所谓扫地机器人的避障性能,一般指代对于低矮障碍物的识别和绕行。最早的扫地机器人没有主动避障设计(传感器),主要靠撞板和脱困设计;之后慢慢出现一些机型配置红外、Tof、线激光(结构光)、RGB摄像头等传感器,专门用于低矮障碍物的避让,而激光导航本身有距离信息,天然可用于中高障碍物的避障。目前行业主流的配置为单/双线激光或结构光(本质也是线激光)。大致来说,线激光避障可以被视为一条分界线,线激光及以上的避障配置,基本可谓合格。中高价位机型,一般还会配置RGB摄像头,用于图像识别。分工上,线激光判断障碍物的有无并取得距离信息,RGB摄像头用于障碍物类型的识别(背后是模型和算力的支持)。为确保摄像头在暗光环境下依然可以工作,这些机型一般还配有红外/LED补光灯,暗光下自动打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避障?有什么错误认知呢?避障配置到顶的机型可实现完美避障:世上不存在完美的避障,哪怕价格最贵、避障配置最好的机型,避障也有概率发生失误。用于避障的线激光天然受制于深色地面、地毯和墙面。假若使用AI摄像头做图像识别,模型的好坏取决于训练集的参数数量和质量以及调参,最终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不同品牌机型,避障配置一样,避障效果也是一样的:事实是不同品牌的避障算法功力差异较大,即便避障配置相同,避障实际效果也是不同的(源自于硬件和算法功力的差异)。即便都准确识别出障碍物,不同机型的绕行策略会存在差别(对不同高度障碍物绕行距离不同、对低矮障碍物绕行时边刷减速+后退等)。业内有算法自研实力的品牌并不多,基本就是开篇提到的头部品牌。最后强调一下,避障配置更高的机型,避障表现的确大概率会更强。假如将避障配置从强到弱排序,双线激光+RGB摄像头+LED补光 > 双线激光+RGB摄像头 > 双线激光 > 单线激光 > TOF/红外,做个参考。4、扫地首先要明确,扫地机器人只能扫碎屑、浮灰等细小垃圾,对大尺寸垃圾无能为力。衡量扫地机器人扫地性能的核心指标,是垃圾回收率和清洁覆盖率。回收率受一整套吸尘系统的影响,比如吸力、边刷(转速)、中滚刷、风道设计等;覆盖率则和导航避障相关。特别注意的是,扫地机器人宣传的最大吸力在日常清洁中是用不到的,只要吸尘系统做得好,无需太大吸力,就可以实现较高的垃圾回收率(大吸力在地毯清洁和保持吸力不衰减等方面是有意义的,下文详述)。相比之下,我认为边刷转速调教(非边刷尺寸)才是更有意义的,主流的做法是沿边时边刷转速快,尽量把垃圾击打出来;走弓字时边刷转速慢,聚拢垃圾的同时,避免垃圾被击飞到边缘,降低回收率:滚刷形态几年来也不断迭代。目前行业主流配置是毛胶刷,好处是噪音低、可伸入缝隙,不足是毛发极易发生缠绕;纯胶刷始于iRobot,好处是毛发防缠绕较好,毛发被收集到两头,维护相对方便。目前除了石头全系使用胶刷主刷外,其他主流品牌多将胶刷作为选配;自2023年以来,云鲸和追觅分别推出了锥形毛胶刷和主动切割毛发滚刷,前者真正作为不缠毛发、后者则能主动断发,是行业滚刷的新形态。从维护的角度看,假如滚刷两头可以拆卸,则能降低毛发清理的难度:总的来说,从维护角度,我建议优先考虑有毛发防缠绕设计的滚刷。对于毛胶刷,建议选择主体或两头有拆卸设计的滚刷。假如你家有地毯,主流机型大多可以通过抬升拖布实现上地毯清洁,大多数也有地毯增压功能(此时关注机器最大吸力是有意义的)。部分顶配机型有拖布自动卸载功能,可以卸载拖布上长毛地毯,不受拖布抬升高度的约束。总结一下,扫地机器人的扫地性能,我们需要关注:垃圾回收率、清洁覆盖率、关注边刷转速而不是尺寸(沿边转速快、弓字转速慢且不击飞颗粒物垃圾);优选有防缠绕设计的滚刷。从防缠效果看,主动切割毛发滚刷/锥形滚刷 > 纯胶刷 > 两头可拆卸毛胶刷 > 两头不可拆卸毛胶刷家里有地毯的用户,需要选择拖布可抬升的机型;如果家里是长毛地毯,建议选择拖布可自动卸载的机型,不受拖布抬升高度的限制。5、拖地扫地机器人的拖地性能,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请勿用来清洁大面积的湿垃圾或干湿混合垃圾,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极限是小面积的印记或风干污渍。拖地效果取决于什么?取决于拖布结构、拖布材质、下压力、热水洗以及拖地匹配的算法。拖布结构不断迭代:单机时代基本使用平板拖布,拖地性能弱,下压力低,称之为擦地更合适;自云鲸推出J1之后,大多数品牌都使用对旋拖布替代平板拖布,对旋拖布更厚、有更强的剥离污渍和收纳污渍的效果,下压力也较大;2023年,追觅进一步升级了拖布结构,推出了仿生机械臂,沿边时可以伸出拖布,提高拖地沿边清洁效率;最后,一些品牌推出了洗地机器人,将洗地机拖布结构应用于扫地机器人上,是行业的新趋势。关于拖地覆盖率的问题,早期拖布由于沿边有距离无法拖到,天然有拖地死角。云鲸推出了沿边扭屁股甩尾,通过算法弥补拖地覆盖的问题。追觅则推出了拖地效率更高的仿生机械臂,大幅提高了拖地效率。追觅新款机型还有仿生机械臂加动态甩尾结合的功能,专门针对橱柜、茶几底部的低矮空间,进一步提高拖地覆盖率。热水洗拖布逐渐成为行业中高端机型的标配。回洗拖布使用55~60°的热水,相比冷水洗可以有效剥离拖布附着的脏污,降低拖地二次污染的风险:除了硬件,是否有拖地相关的附加算法,也是衡量机器拖地效果的标准之一:比如基站配置浊度传感器,通过洗拖布污水的脏污情况判断是否要拖布复洗、区域复拖(下面左图)。APP选择慢拖、精细拖,通过降低机器行进速度、加密行进路径,实现更佳的拖地效果。部分顶配机型还有重污自动识别的功能,可用摄像头识别重污并自动降低,进行深度慢拖。总结一下:看拖地效果,洗地机器人 > 对旋拖布 > 平板拖布;看拖地覆盖率,仿生机械臂+动态甩尾 > 仿生机械臂 或 动态甩尾 > 无相关设计;看拖地效率,仿生机械臂拖地效率最高;其他拖地加成:热水洗拖布、拖布复洗+区域复拖、AI重污识别6、基站扫地机器人自基站化以来,基站的功能就越堆越多。除了上文提到的自动集尘、自动洗拖布、热水洗之外,来看其他的功能:基座清洁盘可拆卸、上坡可拆卸,可以极大便利机器底座的维护。假如基座不可拆卸,清洁维护就比较麻烦:要注意的是,基站的水箱容量并不和水续航直接划等号。水续航和洗拖布耗水量有关,具体要看实测,以我的经验不少大水箱机型,其实背后的逻辑是机器耗水量大,水箱水续航不高。当然了,有条件的话我还是建议安装上下水,离解放双手迈进一大步。基站拖布热烘几乎已经是行业标配。自动添加清洁液体验是不错的,但有一个耗材更换成本的问题,并且该功能逐渐成为不同型号之间的主要差异点(比如基础版和Pro版)。假如两个型号的差异仅仅是自动添加清洁液,我建议选更便宜的。2023年,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基站升级,比如追觅推出的双刮条清洁盘,清洁拖布时可以对基座自清洁;UVC紫外杀菌则通过持续照射拖布30分钟(同时拖布旋转),起到杀菌的作用。总结一下,关于基站功能:从基站易维护的角度,上坡和清洁盘可拆卸 > 上坡和清洁盘不可拆卸的机型;水箱版用户,建议根据实测选择水续航久的机型(并非水箱容量大),有条件的话建议安装上下水模块;要想获得更新更好的功能体验,可以选择有基站双刮清洁盘、UVC紫外杀菌的机型;7、APP和交互目前扫地机器人的app功能比N年前强太多,机器功能、个性化设置非常丰富,我觉得不错的功能有:先扫后拖:随着拖布抬升的普及,多数机型也就有了先扫后拖功能。先扫后拖交叉污染相对较低,对于偏好扫拖分离的用户是一个福音。一键智能管家:主流品牌机型多有一键智能管家功能,比如科沃斯的省心模式、追觅的智能托管、云鲸的鲸灵托管等,可以自动对每个房间的特点、前后清洁任务时间间隔,自动设定清洁方案。地图设定:地图功能越来越丰富,除了划区、禁区、多地图外,主流机型可在地图上添加家具、地毯甚至门槛、设定地板方向、3D地图等。交互方面,带RGB摄像头的机型一般有视频管家功能,可以使用机器人在家中巡航,观察家里宠物或小朋友的实时动向,扫地机器人几乎是唯一一种可以在家庭中移动的智能家电。大多数扫地机器人可以连接第三方智能音响进行控制,而科沃斯、追觅、石头、小米的部分机型,已实现内置语音助手,可以直接向机器人发指令,语义识别更准、交互效率更高。一般这类机型激光雷达罩顶部都有拾音麦克风(比如下图,三款机型顶部三个小孔的位置):总结一下:比较有用的APP功能设置包括一键智能管家、先扫后拖、地图个性设定。特别是智能管家功能丰富的机型,非常适合懒人;中高端机型一般有视频管家和内置语音助手功能,前者可利用RGB摄像头了解家庭环境动态;后者则配置在少部分头部品牌机型中,无需通过第三方智能音响直接和机器进行交互。8、维护关于扫地机器人,一直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很多朋友认为扫地机器人『解放双手』,没有任何维护工作。这显然是不准确的,扫地机器人也是需要维护的,包括:定期清理主机背面滚刷、滚刷罩、驱动轮、边刷上缠绕的毛发,这方面日常维护量很大。建议优选滚刷有毛发防缠绕设计的机型,可大幅减缓相关维护工作;定期清理基站清洁盘、底座、上坡,建议优选清洁盘/上坡可拆卸的机型;定期清洁HEPA、倾倒尘盒(如果没有自动集尘的话),否则吸力会发生衰减。建议优选大吸力的机型,当灰尘阻塞滤网时,有足够高的吸力冗余维持吸力,也可以降低滤网维护的频率;定期给基站水箱倒水和加水,建议根据实测选择水续航相对较高的机型,有条件可装上下水,体验提升巨大;总的来说,扫地机器人还是有一定维护工作的,但通过选择防缠绕滚刷、可拆卸清洁盘/上坡、大吸力、水续航长的机型,可优化维护体验、降低维护工作量。五、总结关于扫地机器人行业趋势、如何选择和避坑,就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我们再回顾一下选购扫地机器人的原则:1、客观认识到扫地机器人的不足所谓没有完美的家电,扫地机器人难免也有不足。但我们看到,在品牌、产品经理、研发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扫地机器人正朝着真正的『解放双手』不断迈进。2、明确需求如何圈定自己的需求?一般和具体使用场景相关,举几个栗子:场景一:家里有老人,选人机交互强(老人想操控时可直接通过内置语音助手,无需打开app)、避障强(老人走动时动态避障,避免绊倒老人)的机型;场景二:家里有小朋友,选除菌配置高(抗菌涂层、银离子、清洁液、UVC杀菌)、避障强(动态避让小朋友)的机型;场景三:家里有掉毛宠物或者掉头发的女主人,优选滚刷防缠绕强的机型。针对宠物,建议选避障强、带RGB摄像头(可以巡航)的机型;场景四:家里是独居人士,建议选择智能化高(比如有一键智能托管功能)的机型;场景五:套内面积比较小(比如80平以下)的用户,建议优选单机机型或者吸尘器;套内面积200平以下,可正常选择主流机型,此时需要关注机器的水续航;200平以上甚至大几百平的,建议优选机身带水箱、水续航久的机型,最好能装上下水。另外,建议优选有电池快充的机型,万一没电中途回充,可缩短充电时长。场景六:家里是跃层或复式结构,选择可保存多张地图的机型。要注意的是,机器人在非基站层工作时,是无法回洗拖布的,建议选择机身带水箱的机型(令拖布湿润)、或者每一层买一台(预算ok的话)。场景七:扫地机器人越障的极限基本是2cm。假如家里有远超2cm的门槛,那么扫地机器人无法翻越的,里面的区域就无法被清扫。如果家里正好有2cm左右的门槛,此时扫地机器人越障时可能会犹豫,可以优选app能设置地图添加门槛的机型,这样机器人在门槛处就会直接越过去,减少犹豫和往复。3、多看实测最后谨记,不做纯参数党,多看实测,总结经验,避免被软文带偏。关于扫地机器人还有非常多内容和细节可以展开。因为篇幅限制,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翻翻我的历史测评文章,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本文不涉及任何具体机型推荐,只分享选购方向。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是Z先生,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文章
发布晒物,帮助值友做消费决策
写笔记
扫地机器人选购指南
解决你的购物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