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 吴昌硕 掇英图册 26.5×33cm*8 1905 设色纸本 册页 Lot347
暂无报价
选择规格
26.5×33cm*8 册页
中国嘉德
3人关注

211

在售商品

1

笔记

16

文章

中国

发源国家

规格参数
尺寸(cm)
26.5×33cm*8
装裱
册页
估价
8000000-12000000 RMB
材质
设色纸本
年代
1905
查看更多
当前商品正在征集值友购后体验
发笔记
简介

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至清末民国,于南北各有一家引领其时画坛。在北为齐白石,在南则为吴昌硕。作为任伯年之后海派画坛领军巨擘,吴昌硕精擅诗书画印,其花鸟画出入青藤、白阳、八大、石涛,能融其长继而自出机枢。作画特别强调以气势取胜,其布局用笔,大气磅礴,作梅竹苍松,主干往往用大笔上下直扫,树叶则多取横斜之势,险中求正,气势憾人。缶翁早年以篆刻书法名世,中年后学画,凡画惯以书法而为,这是他绘画的一个主要特征,也给近代大写意花卉开创了一个崭新局面,同时也把文人画对笔墨的追求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吴昌硕凭借着数十年的篆籀隶真功夫,将其意趣融入绘画,或徐疾提按,或抑扬顿挫,依据水墨生发,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无不显示一代巨匠在书与画之间的笔墨妙境。

此册作于1905年,共八开,寓意四季花开,年年兴盛。分别以大写意法写批杷、葫芦、葡萄、柿子、荔枝、凤仙、牡丹、梅花等花卉与果实,虽然均为寻常之物,但因构思巧妙、用笔不凡而趣味横生。吴昌硕的大写意画是从赵之谦入手,上溯扬州八怪以及石涛、八大、陈淳、徐渭,将金石、书法之古拙的笔墨表现力融入画中,形成了笔墨酣畅、色彩浓郁、结构突兀、气魄厚重的画风,从此册中颇可观之。

在《枇杷》一幅中,构图简率而巧妙,色彩鲜艳。枇杷以一笔圈成,未干时点上再点上焦墨,表现出新鲜欲滴、饱含水分的感觉;再以花青、汁绿调写枇杷叶,趁叶色未干之际,以淡墨勾写叶筋,墨色交融。从此幅的格局可以看出,吴昌硕着意求奇,画中果叶偏于左上方,便以大段题跋和印章填充右侧空间,以一段略短的题跋填充上方的一处小空白,从而使画面形成多处大小不同的留白,丰富了画面的空间布置,使之不呆板,气势畅达。

《葫芦》一幅几乎全以没骨法而出,两个硕大的葫芦以藤黄绘出,造型饱满,后面的葫芦稍加冷色,以拉开空间距离;藤蔓以赭石写出,叶片以湿润的石青,融合少许藤黄写出,再以墨线勾勒筋脉。整幅用笔灵活,似漫不经心,随手点染而神采天然,右侧的题跋“胡芦胡芦,尔安所职,剖为大瓢,醉我斗室”,在吴昌硕的葫芦题材作品中十分常见,文中的谐谑之趣与葫芦的稚拙造型正相呼应,强悍的笔力则与葫芦形成对比。

其余的几幅亦各具趣味。如《牡丹》,花枝均聚在画面上方,下幅大片留白,引人遐想。花瓣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层层叠叠,含有充分的水分,显示出动人的光彩;枝叶以石青、石绿晕染出,衬托出娇艳的花朵。《梅花》一幅全以水墨写出,造型简练,梅枝形成一道S形,姿态优美,梅花以水墨圈出,富有韵味。

此册的植物种类繁多,丰富多彩。造型虽夸张,但自然;用色虽强烈,但不艳俗;笔墨虽古拙,但自由奔放。每幅各以行书题写诗句,或长或短,依画面布局精心安排。既独立成作,又相得益彰,可谓集大成者。画家以多样的形式与变幻的笔墨表现出了大自然的生动意趣,既富有生活气息,又抒发了无拘无束的个性。“诗书画而外,兼作印人,绝艺飞行全世界;元明清以后,及于民国,风流占断百名家”的评价绝非过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