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在售商品
1
笔记
17
文章
中国
发源国家
来 源
梅洁楼藏珍。
纯净美感的纪实
林风眠的《冶炼图》
娴静的仕女、绚烂的秋景、天边的飞雁、水边的渔家、定格的戏台……娴静优美、情感充沛,这是我们对于林风眠的一贯印象。《冶炼图》则在我们的脑海中,开辟出了另一个空间,装上了对林风眠的另一种印象。
《冶炼图》纸本设色,尺幅近6平尺,用的依然是林氏风格的方形构图,成画时间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画的是当时川沙上钢三厂里工人冶炼钢材的场景。
川沙,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东缘,虽占地不大,但扼拥长江,屏依上海,雄川丽水,地沃产丰,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条件。老浦东称之为北沙,称南汇新场地区为南沙。千百年来,长江的流沙受海潮的顶托在此沉积,形成一个个沙洲,后来逐渐连片成陆,因而取名“川沙”。
川沙见于史载,最早可追溯至南梁,辛亥后成立县公署,1949年成立川沙县人民政府。1993年,川沙县建制撤销,这块土地有了如今尽人皆知的新名字——“浦东新区”。
随着县制的裁,“川沙”的名字逐渐被人遗忘,不过提起“三钢”两个字,老上海人却都不陌生。三钢的全称是“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厂”,老上海人都简称它“上钢三厂”。它的前身是实业家陆伯鸿发起创办的“和兴化铁厂”,筹建于1913年,1918年8月正式开工,1922年易名为“和兴钢铁厂”。1947年7月,和兴钢铁厂与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同,这座创办于清末民初的老钢铁厂正式更名为“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上钢三厂焕发新生机,规模不断壮大。1957年11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我国要在15年左右时间,在钢铁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超英国。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在此决议的指导下,彼时全国上下,从城市到农村,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大炼钢铁运动。
在此背景下,上钢三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广大职工以自力更生的精神,大闹技术革命”,克服层层困难,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规模迅猛扩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58至1960年共生产钢151.68万吨,钢材97.25万吨,产品种类亦大幅增长。1959年末,上钢三厂被评为上海市工业交通运输业先进单位,进京参加了全国群英会,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典范。
作为典范,上钢三厂的影响力存在于彼时各行各业当中。大约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寓居上海的林风眠参观了川沙上钢三厂,这幅极为稀见得《冶炼图》,即作于此时。从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期,是林风眠创作的高峰期。他以中国水墨宣纸结合西方艺术思维的实验,已见成果。除仕女、静物、荷塘、秋景等林氏已了熟于胸的题材之外,农村、渔场、工地、工厂等具有时代标记式的作品,成为此一时期林风眠作品的新元素。
《冶炼图》画的是室内封闭场景,但色调并不暗,事实上这张画可以看做是林风眠别出心裁的“色彩试炼”。蓝紫色调子的加入让本应偏暗的整个厂房显得透且温馨了不少。虽然画的是纪实的场景,但林风眠并不愿意把它画成“纪录片”,所以他依然重视了光的表现。光从画面后方用线画成的几扇窗户中射进厂房,在与各种物体发生折射后产生奇妙的色相,映照在墙壁和炼钢器具上,浅淡蓝紫色的调子或许就是如此形成的。
画面的第二个色调,是钢炉中的炉火散播出的红色。红色的散出点在画面左下,炽烈的炉火营造出的红色散满厂房的地面,与墨和稍许的粉白交融,产生极为写实的质感,为地面铺上了一层暗红的地毯。这种交融性的色彩试验在林氏的画里并不罕见,但用这种方法写出实际“质感”的情况似乎并不多。这是《冶炼图》独特的地方之一。
画面的第三个色调是工人的白色工服。《冶炼图》的人物共有十一人,由近至远分三组排列,营造出画面的景深感。十一人全部着白色工服,我们很难确认这种白色工服是实际如此,还是林氏特意安排。但将白粉这种亮色加入画面,并占据显眼的位置,提亮原本较暗的厂房,让观者的视觉体验非常舒服。
与秋景、荷塘、水边等开阔的场景相比,色彩原本很难在冶炼厂厂房这种封闭空间里施展开来,但林风眠的尝试非常成功。在这张“色”与“墨”双主导的作品里,林风眠巧妙运用补色和对比色,在大色调的范围内,于局部对抗中相互统一,将分离与张力跟和谐的细微刻画结合起来。所以《冶炼图》虽然乍看是写实的纪录片,但林风眠依然有着对于纯净美感的追求,依然保持了美的风味。
从这种角度来看,《冶炼图》固然记录了50年代末的大事件,但画家对于自己的艺术追求依然保持着清醒,《冶炼图》的难得之处亦在于此。